叶芳是寒假前拿到的钱,本来放假回来她就想告诉兄姐这个好消息,但看叶薇每天忙得团团转,就没说出来。

直到昨天和叶兵一起逛街,看到这件棉袄,她觉得很适合叶薇,想买下送给她。

叶兵见价格有点贵,就说她还是学生,抢着要付钱。

叶芳本来就不是故意隐瞒,见叶兵铁了心不让她付钱,就说自己刚得了一笔外快,并把前因后果都说了。

确定叶芳手里有钱,叶薇就收了礼物,当场脱掉身上的外套,换上两人送的棉袄。

她个人其实没有特别偏好的颜色,如果非要说的话,买衣服时她会倾向于亮色。

在她的童年里,亮色是很少见的,那时候流行黑白灰和军绿。可能也不是流行,而是当时形势不太好,为了不出错,成年人买料子或者成衣时,会更倾向于这类颜色。

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倒没多少人在意。

但当时买布要布票,而每人一年不过几尺布,为了节省布料,大多数家长更愿意给孩子买类似颜色的布,这样要是能剩下布头,拼一拼还能做点东西。

所以叶薇小时候穿的衣服不是黑白就是灰绿,她早看够了,改开限制少了后,再买衣服她就爱挑亮色。

可亮色的衣服难免给人不够稳重的感觉,所以近几年,叶薇挑衣服时又似乎回到了童年时期,衣柜里服装颜色黑白灰居多。

但她穿亮色其实很好看,因为她眼睛很大,鼻梁也高,五官其实很明艳,尤其是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好,她气质也越发沉稳,多亮的颜色都能压得住。

年三十早上杨征明上门,见她一身红棉袄,眼睛便是一亮,夸道:“好看。”又问衣服是谁买的。

他了解叶薇,知道她自己肯定不会买这颜色的衣服。

得知是叶芳挑的,杨征明便笑着说:“你妹妹眼光好,这颜色适合你。”

叶薇故意挑刺:“我平时穿的颜色不适合?”

“也适合,但感觉不一样,平时是稳重又漂亮,今天是喜庆又漂亮。”

杨征明话说得自然,叶兵叶芳却不好意思听,两人借口备菜转身进了厨房。但杨征明也没有在外待多久,放下给姐弟三人准备的礼物,便撸起袖子也进厨房干活了。

今年春节和往年没什么太大区别,流程还是那些,只是年夜饭桌上的话题多了叶薇和杨征明这次旅游。

除夕过完,登门拜年的人也比往年更多,以至于放假这几天,叶薇过得比上班都累。

开年上班不久,倒是发生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杨征明求婚了。

受家庭影响,杨征明以前对结婚成家这件事持保留态度,甚至对于亲密关系,他都有种本能的不信任。

所以后来他说对叶薇是一见钟情,但她从没信过,因为在沪市那几次见面,她真没觉得杨征明对她有什么特别的。

但对杨征明来说,如果不是本能地想要靠近她,他根本不会答应借钱给她。

虽然当时看那是一桩交易,他借钱,她提供消息,但他拿出的钱是是实打实的,她透露的消息在成真前却无法辨认真假。

是,她确实很有眼光,也很有魄力,敢在认购证盈亏未定时,预支工资囤一百份认购证。但当时有这个眼光和魄力的人并不少,像他自己,也囤了不少认购证。

回头看去,当时他对她的信任,其实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更不用说还钱时,他应邀和她一起吃饭。

因此那年深市偶遇,对叶薇来说是他们关系的开端,但对他而言,那只是他们关系的转折点。

就算没有那场偶遇,后来再见,他依然会追求她。

而杨征明的追求,并不只是为了谈一场恋爱。

虽然杨征明过去对成家这件事敬谢不敏,但这不是因为他厌恶婚姻,而是他经历过家庭从幸福美满到支离破碎的全过程,所以产生了恐惧。

恐惧的源头,往往是因为在意渴望。

他对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