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2 / 2)

术人员?你说想学习乙烯技术,但你连像样一点的乙烯设备都没有!

想象一下,学生想学习赛车技术,但实际上连车都没有,只有一个电力小三轮,那怎么学呢?

卢当山也是被调到了这个30万吨乙烯项目,被派去国外培训学习,才真的第一次接触到大型石化装置,在此前,国内没有人懂这项技术的。

可以说是天赋推动,也是性格所致,他学起来了,也是目前国内对大型石化设备理解得最深的一批人,可面对三方压力的时候,也是有些超出他能力极限了。

可他如果不顶上去,他如果说他不行,那国内还有谁能承担这份重任?即使出错和失败的责任尤为沉重,大部分人都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卢当山也没有推辞退却,在他的想法里,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多贡献一份力量,不断往极限外推,国家才有强大的那天。

他这个情况,或者说目前新中国在大型石化工业发展的困境,所有人都是清楚的,心里也是有数的。

卢当山步伐还是很快,并且催促帮他抱了一半资料的杨书记:“你快点吧!”

杨书记就是知道卢当山的不容易,准备再多说两句:“我听说林巧枝这人性子有点直,你想啊年轻人嘛,做出了这样的成绩,难免气势强盛一些,要是有什么不中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咱不跟年轻人计较……”

卢当山打断他:“行了,你怎么唠唠叨叨的,只要她不指着我骂,我还能跟她吵起来不成?”

【作者有话说】

换一个姿势打滚卖萌求营养液[可怜][可怜][可怜]

①技术方面描述学习自技术资料

②“当时国内没有人了解大型石化装置”“大阪石油化学工厂的现代化程度更加令我们感到震惊”“当时兰化的这一套3万吨乙烯就是全国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了”有关卢当山的这个人物的成长背景,不是纯杜撰的,取材自采访稿采访,当时远渡重洋学习培训的“一批人”的缩影。

119 · 隐蔽的黏温关系(一更)

卢当山微微喘着气赶到的时候,只见林巧枝正在测温,又时而偏头说两句,旁边的一群徒弟记录着什么。

他赶紧把资料“啪”地一下往旁边一放,探身过去想看看,同时道:“这是在测试温度?我这里有几笔数据,你要不要看看,或许可以做对照。”

高辰眼皮子就是一跳,刚想要提醒,就见林巧枝毫不在意地点头,接话道:“先把这次测完,再看你之前的。”

“这是?”

“做温度与急冷油黏度波动的关联记录。”林巧枝目光从仪器上挪开,看了卢当山一眼,朝他点点头,作为问候了。

照顾、安抚人情绪这个工作,其实还是蛮高级的,尤其是不知道对方性格的情绪下,林巧枝干脆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就事论事,技术说话。

卢当山悄地吁了一口气,感觉有点绷紧脸上肌肉都松了松,不管理智如何,真要被年轻人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撅了面子,肯定还是不太好接受的,还是在自己的地盘,那脸上多臊得慌。

他上前帮忙。

林巧枝见此,也让开半个身位,有这样属于本行的技术人员参与,她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也要用起来:“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