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我想去书店看看。”“兄弟间做什么客气,我们快些走吧。”

等去布庄交了绣活,

结了余钱,又买匹青色的细布,时辰就不早了。

林家兄弟俩就去了书店斜对面的茶室里,叫了壶茶,又买了十文钱的薄饼,囫囵吃过才算。二人走了一上午,筋疲力乏。坐在茶室好好地歇晌一午,才整理衣冠往书店走去。

走到店门口,便看见门口贴着的报单,上写“京州张士宣先生著《三科历考心得》于此发卖。”

林嘉宝见之大喜,快步走进书店,取过墨卷来看。一看,果然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历年科考大全,按耐不住就向店主人发问“这书怎样,多少价?”

店主人看林嘉宝如此欢喜,便说“贵客可是要明年科举?若是的话,那可是来对了地方,这墨卷畅销,就剩了这一本了,贵客此时营门,明年怕是有好运道啊!”“呈掌柜的吉言。”林嘉宝朝店主人施了施礼。

“这书可是当世大儒所著,但鄙人愿与小先生结个善缘,只需给个二百文便拿去吧”店主人笑着把墨卷递与林嘉宝。林嘉宝接过墨卷,朝着店主人深深作个揖。“店家大善,晚生在此谢过了!”

林大郎二话不说,高高兴兴的付了钱。待二人收拾好采买的东西,走到城门口时,黄老早就坐在茶棚里等着了。双方见面客气了一番,便乘着牛车出了城门,往家去了。

到了家中,林家兄弟俩同老娘她们交代了今日的日程,又把采买的东西拿了出来。嫂嫂拿着米粮往后厨走,林小娘高兴的抱着布匹不撒手。林老娘则是拉着林嘉宝的手,细细的问上一番。

饭后,众人回房歇息,林嘉宝也回了自己的披房。他把白天买的墨卷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将案桌仔仔细细擦了一遍,才将墨卷摊开放在案前。

卷首便写出时文艰难,需得潜心研制。然后翻开阅览,前半部分写的是历年常考的经贴墨义,中间是诗赋例文及作诗要求,最后写的是历年科考的例文及注释赏析。

林嘉宝将墨卷握在手中,如握珍宝。就着蜡烛微弱的亮光,读的如痴如醉。直到天光大亮,方才醒神。

第4章 4 、第四章

林嘉宝把手中的墨卷收好,站起来抻了抻腰,走到院子里从水缸中舀了一瓢水,擦了擦脸,醒醒神。

嫂嫂和林小娘二人抬着装脏衣服的木盆,正从里间屋子出来。

林小娘看见林嘉宝便开口道:“宝哥儿,怎么起这么大早,又无甚事。”

林嘉宝抬头看见两人,便快步走上前把木盆接了过来。“这不就有甚事了。”

嫂嫂见状忙要把木盆端过来,“叔叔是读书人,怎能做这些个粗事。”

“嫂嫂放心,我自愿要做的,哥哥不会怪罪于你的。你同小娘跟在我身后就是,少些劳累。”林嘉宝端着木盆不放忙同嫂子解释。

林小娘挽着嫂子,快步走上前把院门打开。“嫂嫂,把心放肚子里吧,宝哥儿原先就帮着我和娘搬动那些个重物拾,不碍事的。”

林嘉宝搬着木盆走在前面,嫂嫂和林小娘挽着手在后面说小话,好不快活。

到了河边,其他个妇人婆子,看见林嘉宝如此狼狈,纷纷取笑。

“宝哥儿,好会疼人,往后也不知便宜哪家姑娘哩!”蹲在石头上捶衣服的张阿婆笑道。

“对对对,我那家里的,就是泥雕木塑的疙瘩,半分不知道疼人。还是宝哥儿好,即会念书,又是水做的心肠。”村里张屠夫家的婆娘跟在后面附和。

林嘉宝哪经得住这些开惯了诨调子的婆子媳妇调笑,放下木盆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