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鸷雷霆手段,一个都没放过,就连牵扯其中的地方官,都马上派了禁军过去查抄。

甚至,谢鸷还问君宁要不要把摄政王府一起查了。

君宁惊叹于他的手段,更惊叹于他表忠心的决心,却让他留下了宋府和摄政王府。

君崇想过谢鸷可能会背叛,但没想到谢鸷这么快就背刺了他,他根本没有时间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羽翼被清除干净。

他从一手遮天,到而今连翻身的机会都无。

京城,官官自危,叫苦连天。

唯有平民乐翻了天。

此时已是深夜,街道上却是灯火通明。

禁军还在搬运贪官府中的银子和宝物,甚至还有平民自发的帮忙。

没有一人偷拿,每一给人都筋疲力尽,可每一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意。

公主府门口,围绕了不少平民,他们得知这件事情是君宁提出且督办,自发的将公主府围了起来。

哪怕这里有不少的禁军在保护君宁的安全,他们还是不放心。

有的手中拿着斧头,有的手中拿着菜刀,就怕有人行对君宁不诡之事。

次日,天刚蒙蒙亮。

宫中到处堆积在箱子,每一处都有禁军设防。

街道上,百姓们欢呼雀跃。

君宁从公主府出来,便看到了围绕在公主府的百姓。

他们一个个眼含热泪望着她。

接受到他们的目光,君宁心中涌出一波波滚烫。

她说:“大家不必谢我,我身为皇家公主,享百姓供养,为百姓做事,是我应该的。”

百姓们纷纷让开一条道,簇拥着她的栾驾入宫。

朝会上,今天上朝的官员寥寥无几。

原因无它,那些没来上朝的,都被抄了。

清流官员们一个个干劲十足,他们没想到君宁的手段如此凌厉,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就查抄了所有贪官。

但此事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朝中无人可用,无法压制地方,地方会拥兵自立,很有可能爆发叛乱。

谢鸷彻夜未眠,上朝后第一时间将相关折子递给了幼帝。

其上,记录了所有被查抄的官员,以及抄没的银两和珍宝。

宋相和摄政王一直脸色铁青。

宋相心中还抱着一丝希望,是不是君宁对时遇还有感情,所以给相府留了体面?

如今,丞相府唯一有可能活命的机会,也就是君宁的态度了。

至于君崇,他未等众官将矛盾指向他,便大步站出,朝幼帝道:“陛下治国有方,长公主护国有道,本王请旨去往封地,无召,永不入京!”

第34章 宋敬书七上八下的心

幼帝没有作答,而是将目光落在君宁身上。

君宁欣然一笑,朝君崇道:“皇叔想走,昭儿就不留了,只是祖母那边…”

“你祖母已年迈,昨日本王与她提及此事,她想与本王一同去往封地。而今昭儿和翊儿羽翼丰满,再不需要本王和太后的帮扶。为江山社稷操劳了大半辈子,本王也是时候带母后去游山玩水了,自此,江山也好,社稷也罢,便都交付到你们姐弟二人手中,万望你们姐弟二人不忘初心,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君崇此际说起话来,倒真像个和蔼的叔叔。

“皇叔,此去山高路远,恐无缘再见,望皇叔珍重。”君宁朝他微微俯身。

“摄政王,珍重。”太傅紧随其后。

幼帝起身,“皇叔,珍重。”

其实,在君崇提出去封地的那一瞬间,君宁想过不放他走。

朝中那么多官员在一夜之间被抄,搜查出来的证据数不胜数,她想给君崇定下一个什么罪名,就可以给君崇定下一个什么罪名。

但,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光是罗列清楚那些证据,可能都需要两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