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神的形象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是位老妪,也有可能是名少男,可能是枝头上的一只乌鸦,也有可能是走在街上的一只瘸了腿的狗……

如果有人有幸遇到了祂,并且与祂相善,福神心满意足之余,就会赐福于他。

相反的,如若出言不逊,触怒了福神,那这个人就会行厄运,流年不利。

所以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着到这几日不能说恶言,要对每一个遇见的人或动物以礼相待,有向善之心。

富贵人家往往施粥赈济,更有富贵闲人往神都城内平头百姓居住的区域行走,趁着夜色,往贫苦人家的院落里投掷钱币,以此吸引福神的目光与垂爱。

而每逢降福节,皇室往往与民同乐,天子白龙鱼服,往臣下府上去拜访,亦或者在神都街头与民同乐。

后妃也可以离开宫廷,往母家去归宁,小住三日。

德妃进宫几年,虽然也能时常与母亲和妹妹相见,但终究不等同于回家。

披香殿再如何富丽堂皇,同她出嫁前的闺阁,也终究是不一样的。

韩王妃主动相邀,不仅仅是邀请她,捎带着也是邀请夏侯家的人,这是很体面的事情,她有点意动了。

心思这么一偏,她就暂且把倒霉儿子的事情给忘了。

等再回过神来,阮仁燧已经跟个没事人似的,晃悠着腿,优哉游哉地歪在窗前的躺椅里吃杏子。

把德妃给气得呀。

你自己上课开小差儿,不好好听讲,现在口口声声知错了,怎么就没想着把落下的课业补上?

她心里边憋着火,赌气似的想:我就不说话,看你能在那儿瘫到什么时候!

圣上知道好大儿又犯了事大公主放心不下弟弟,专门跑过去找他说了这事儿。

“德娘娘当时脸上的表情呀……”

她忧心忡忡:“就跟我之前跳小山时候我阿娘脸上的表情一模一样!那之后我就被打了,不出意外的话,岁岁肯定也要挨打了!”

圣上心想:能有什么事儿?

他又不是真的三岁小儿!

但还是宽慰长女几句,叫她放心,又使人往披香殿去送信儿,告诉那边,他中午要去用膳。

因为他实在是很好奇那娘俩儿还能整出什么新鲜活儿来!

等忙完了过去,都没叫人通报,悄悄地进去了。

探头一瞧,就见好大儿像只瘫痪了的猩猩似的,软在躺椅上津津有味地吃香蕉。

德妃咬牙切齿的,人在窗边,手里边拿着一面小镜子,不时地晃动几下,用反射来的太阳光晃那只瘫痪猩猩的眼睛。

瘫痪的猩猩也不在乎,怀着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容,翻个身,继续吧唧吧唧地吃香蕉。

德妃:“……”

圣上:“……”

等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德妃脸上阴得就跟马上就要下一场小雨似的。

她梗着脖子,一句话也不跟儿子说。

好像说一句话,她就输了似的。

阮仁燧也不内耗,拿着筷子,大口大口地吃饭,还叫自己的保母:“我想吃那边的冰糖蹄髈……”

保母就赶忙过去,用小碟子盛了一些过来,轻轻搁到他面前。

德妃闷头吃自己碗里的米饭。

阮仁燧又说:“我还想吃芦蒿香干……”

保母又用小碟子替他盛了一些过来。

德妃闷头吃自己碗里的米饭。

吃了半晌,硬生生把自己给吃恼了,“啪”一下把筷子放下,跟圣上说:“之前还听人说呢,宫外出了桩热闹事儿……”

圣上就很配合地问她:“什么事儿呀?”

德妃眼睛一斜,觑着儿子,指桑骂槐道:“听说有家人养了个儿子,一点都不孝顺母亲,出去胡作非为,把自己亲娘给气死了,这不孝子!”

圣上神情微妙地“哦~”了声。

阮仁燧不语,只是一味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