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主动去问,说“小时姐姐,你没觉得我的行径十分古怪吗?”,又深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一直到坐上了去往延福坊的马车,他都没有想明白这件事。

到最后,阮仁燧只能问:“小时姐姐,你在吃什么?”

小时女官就从口袋里摸出来两个,搁在手心里叫他看:“波斯枣,要吃吗?”

阮仁燧瞧了眼,摇摇头,倒是感慨了一句:“看着比寻常的枣子大好多啊。”

“是啊,”小时女官附和一句,捎带着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也是为了治病才吃的。”

她引经据典:“《本草纲目》记载,波斯枣补中益气,除痰嗽,补虚损,好颜色。”

说完,又煞有介事地点点头,说:“太医说我有些气虚,多吃点对身体好。”

阮仁燧了然道:“哦,原来如此。”

后来偶尔跟嘉贞娘子说起此事,后者告诉他:“没有的事儿,她就是单纯地嘴馋!”

又说:“殿下得少吃啊,那东西吃多了很容易胖的,《本草纲目》后边还有一句话,小时做贼心虚,截掉了没跟你说波斯枣令人肥健!”

阮仁燧:“……”

不过这会儿他还不知道这事儿。

……

崇贤坊有崇贤坊的喧嚣,延福坊也有延福坊的热闹。

进了坊内之后,赶车的侍从问去哪儿,小时女官不免要转目去看阮仁燧。

阮仁燧“呃”了几下之后,还是觉得无谓过多地去遮掩。

他说:“往西边走。”

车夫从令而行。

阮仁燧一路瞧着,直到临近了自己心里边的那处坐标,才让马车停下,自己步行着向前。

虽说东市、西市仍旧繁盛热闹,但近年来,各行各类的铺子也逐渐星子似的散落开了。

这附近有不少住户,但也有许多商铺,又以医馆、药铺居多,偶尔间杂着家寿材铺子。

小时女官跟他示意了一下街边的惠民药局,告诉他:“那是太宗皇帝年间始创的制度,惠民药局隶属于太常寺下辖的太医署,向百姓兜售药材和药剂,每逢瘟疫横行之时,也会免费向百姓发放防疫的药物。”

这事儿阮仁燧是知道的。

那间惠民药局外边还摆着一块黑板,上边写了些饮名字和价格,无非是桂枝汤、防风汤、四物汤等简单日用的汤药。

小时女官着重瞧了眼价格,而后微微地点了点头。

阮仁燧顺着这条街四处行走,倒真是见到了别处见不到的西洋景。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神都城很热闹,街道上到处都是闲逛的百姓和四方游客,这会儿到了殡葬一条街之后才发现,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嘛。

偶尔遇见几个,也是行色匆匆,面有悲戚之色。

阮仁燧一路走走看看,不时地进店去瞧瞧,如是往复几次,终于来到了他此行的目的地,李记棺材铺子。

他干咳一声,若无其事地走了进去。

小时女官紧随其后。

这一大一小才刚进门,里边店家便迎了出来。

那是个相貌温厚的青年,瞧一眼两位来客,客气又开门见山地问了出来:“二位贵客到小店来,是有什么能用得着的吗?”

阮仁燧很好奇地四下里打量着。

这铺面外边瞧着貌不惊人,进来一瞧,却实在不小。

西边摆着大小尺寸不一的几具寿材,而后依次是白幡、纸钱和成套的寿衣等物。

再高一点的位置,还摆着人形大小的纸人,两腮涂得红红的,瞳孔森森。

小时女官四下里瞧了眼,姿态很随意地说:“给我拿两刀纸来吧。”

那店家应了声,麻利地提了过来。

小时女官给了钱,向他道一声谢。

那店家带着点经商人家惯有的礼貌和微笑,静静地等候了会儿,见他们都没再说话,不由得道:“您还有什么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