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之后,才是朝中文武官员。

大公主想的其实已经很周到了:“政事堂的宰相们,再加上御史大夫,是第一栏,尚书们和九卿们是第二栏……”

阮仁燧适时地提醒她:“大姐姐,不只有这些人,还有神都之外的都督和刺史们。”

都督已经是封疆大吏,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都督官从二品,甚至于超越了三省的宰相们。

不过这个职位极少授予臣下,往往都由亲王遥领,也就是了。

大公主吃了一惊,叫人去把地图取来,从头到尾对照着看了一遍,惊觉自己先前想得太简单了。

好多人啊……

光是神都城里的三省六部、九卿、九公府、十二家侯府就已经很多很多了,这甚至于还没有加上武官呢!

再加上神都之外的那些……

好在在这儿的三个小朋友里,有两个都不是会轻言放弃的那种人,反倒是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而阮仁燧虽然是个会轻言放弃的人,但是他怎么肯错过这么好的热闹?

人在干坏事的时候,是不辞辛苦的!

大公主初步盘算:“可以同时选择好几种标准,科举功名也好,小金榜试的名次也好,参与的专业考试也行,一起列出来进行对比!”

她思忖着说:“到时候,看哪一家人的成绩最好,参与的考试最多……”

阿好静静听完,又小声加了一句:“也要统计这家总共有多少个孩子,又有多少个孩子参与了考试,以及占据的比重。”

大公主特别高兴地应了声:“对!”

阮仁燧坏坏地给大姐姐指了路:“具体的名单呢,可以去吏部要,相应的这个过程,可以找御史台、礼部和太常寺协助……”

大公主有点惊奇:“岁岁,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阮仁燧顺手往他阿娘头上扣了口锅:“我听我阿娘说的!”

大公主不由得面露向往:“德娘娘好有学问啊……”

默默旁听的圣上:“……”

大公主跟阿好像两只小鸡仔似的聚在一起,把这三个衙门分别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再互相叽叽喳喳地叫了一会儿,就拉上阮仁燧一起出门了。

大公主朝圣上摆了摆手:“阿耶,我们去办事啦,待会儿再回来!”

圣上心情很好地也朝她招了招手:“去吧。”

等他们走了,才跟感慨不已地同宋大监道:“让两个孩子出宫读书,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一件事了。”

宋大监深以为然,含笑应道:“两位皇嗣都学到了很多呢。”

略顿了顿,又说:“阿好小娘子灵慧,真是可造之材。”

圣上笑着道了句:“是还不错。”

……

出门之前,大公主专门查勘了地图,发现御史台和太常寺离得最远,反倒是礼部和吏部很近,当下便决定:先到礼部去听听动静!

阮仁燧还主动举荐了一下呢:“教授我阿娘的谭郎中就在礼部,咱们可以去跟她打探一下消息!”

大公主与阿好异口同声道:“好!”

礼部前段时间一直在忙小金榜试的事情,今天正式放榜,也算是松了口气。

忽听外头来报,道是两位皇嗣一起来了,不免要一道起身去迎驾。

再听大公主说了事情原委……

石尚书容光焕发,精神振奋。

他当即便拍板道:“办,要认真地办,隆重地办两位殿下目光如炬,早就该办了!”

佐官之一的孙侍郎也是眉开眼笑:“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礼部必然举双手赞成!”

阮仁燧跟大公主都叫他们的兴奋搞得有些不明所以。

小时女官对此洞如观火。

此事一出,无形当中也加深了礼部的职权。

一旦引为常例,两位皇嗣那么忙,难道还能每年都抽出时间来干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