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和李松青坐着运输队的马车回了改造所。

她们回来的时候,正好是改造所的姐妹们结业的日子。

这天早晨,古兰和李松青到改造所的时候,正好也是改造所内最后一批姐妹从里面出来的时候。

而外面挂着的横幅

“热烈庆祝姐妹们从此走向新生”

这是改造所的干部们为她们连夜做出来的,众人牵着刚回来的古兰一起走过了那高高的横幅,从此走向新生。

作者有话说:

文不长。下个月应该能写完。

下一本写《大国粮仓》(如果喜欢帮忙收藏一下呀)

(今年开)

五十年代初,唐妹妹七岁,爷爷是粮仓保安,别人问她叫什么,她还只会回答我叫妹妹,爷爷会说,妹妹啊,你要说你叫唐国兴。

七十年代,二十七岁的唐国兴是粮仓主任,这一年她们的目标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020年,唐奶奶会在下雨天突然醒来,这么大的雨!得去看看粮仓的情况!等她急急忙忙穿上雨衣的时候又想起来了现在的粮仓是计算机检测粮情,早就不怕下雨了。

“所有你曾盼望的东西,未来都会有,火力烘干塔会有的,机械通风储粮会有的,计算机粮情检测也会有的。”

第38章 扫盲与婚姻法(一)

古兰到城里去了, 但雨兰镇的风波并没有停下来。

大家都叫古兰的男人为严木匠,现在他出了这件事,大家就改叫他严挨枪。

他自然是被关起来了, 他被关起来没多久, 就被送去城里了, 小镇上没有司法部门,处理不了这个事情。

小镇没什么大新闻, 于是大家连续好几天都在讨论这件事, 胡寡妇几个人闲下来同样也是在骂那个男人, “定是要吃花生米!”

花生米便是枪子的意思。

直到另一件事出现,大家才把这件事丢开。

胡寡妇一大早就看到李振花跑了进来

“唐妈!走!咱们有新任务!”

“什么任务这么着急?”

李振花有些焦虑,道:“上面要开识字班, 派我找镇上识字的人做老师。”

胡寡妇手一拍:“这不是赶巧了嘛!”

她这段时间就是心心念念地要识字,之前也听说了其他地方都有扫盲班了,心里还在念她们这里什么时候能有。

胡寡妇立马就去叫了平时关系好的几个人, 果不其然,大家一听说要免费教大家识字, 纷纷响应了。

张姨是最积极的那一个,说道:“早就想学了,我给我女儿大红也报名。”

张姨便是之前的汤婶, 本来说打赌输了以后要叫张婶, 但张姨说, 叫什么婶,以后叫姨, 她男人就被称张姨夫。

于是胡寡妇一行人通通都加入了这个识字班。

接下来几天里, 政府工作人员是在早上就开始在镇上大大小小的墙上写了宣传语。

有识字的人便给了大家听

“男人要识字, 妇女也要识字。”

“吃完饭, 刷完碗,扔下孩子上识字班。”

这样的宣传下,响应的人也越来越多,哪怕是来学着写自己的名字也方便一些。

识字班就在中心小学里开,时间是孩子们放学后,这个时候大人们正好也有空了,山上的事情也忙完了。

开班的第一天,雨兰镇的乡亲们便走出了家门,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也有抱着孩子过来的奶奶级别的老太太,大家成群结队像小学生那样走进了学校。

胡寡妇几个人以前来过学校,尤其是黄春花,她的大女儿满菊便是今年送来读书,她之前送女儿来的时候,还好奇地看了看她们的教室。

没想到现在她也可以坐在教室里。

这些平均年纪超过40岁的人,在今天像小学生一样当了一回同学。

老师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