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的高中学生,他的运动技能是发达的。但此刻,当康复师第一次将智能假肢的接受腔套在他残肢上时,钛合金的凉意让他条件反射般缩回了身子。
"传感器在捕捉你的肌肉电信号。"吕颂明半跪在地板上,指尖轻点假肢侧面的银色触点,"需要和心跳同频,现在它要学着和你的神经同频。
第七次适应性训练,汤加辰在平衡木前停顿了四十三分钟。液压踝关节随着他重心偏移发出轻微的嗡鸣,仿生足底的压力传感器在显示屏上划出紊乱的波形。当他终于踉跄着迈出第一步时,吕颂明突然举起单反相机,快门声与假肢落地的脆响精准重合。
"我要记录下来。我的小家伙是付出了多少努力还有他的那份勇敢。给妈妈看看,给陈宏和高远,还有你的老师们看看。"吕颂明对汤加辰笑着说
"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勇敢,我所有的勇敢与努力都来自你的鼓励,谢谢你的陪伴与守护。哥"
梅雨季来临时,智能假肢的AI系统开始真正理解主人的步态。汤加辰发现当他望向天台晾着的摄影防尘罩,膝关节会自动调整到最适合攀爬的角度;当他在超市拎起两公斤的器材包,指节处的压力反馈竟与往日握持相机的肌肉记忆惊人相似。某个暴雨突至的黄昏,他倚着复健器械看吕颂明调试神经接口,忽然意识到那些精密的算法代码,正在将朋友的牵挂编译成可触摸的温度。
户外,室内,花园,海边……,汤加辰的仿生足都踏过。当他借助智能假肢的助力缓冲系统完成首个深蹲时,吕颂明就感觉心脏停跳了半拍。他激动的流下了眼泪,这几个月的陪伴与守护终于让他的小家伙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生活了。他怎么能不激动。
邱月锦每天都打电话询问汤加辰的情况,陈宏和高远也一样。要不是老师不批假,他们都得赶过来给他加油打气。见证这个好兄弟的成长与付出。他们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在关心着汤加辰。
随着汤加辰使用智能假肢越来越熟练,他心中那个被车祸掩埋的运动梦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把想法告诉了吕颂明,吕颂明有些担忧,但看到汤加辰眼中的坚定,还是决定支持他。
他们开始了更艰苦的训练,汤加辰在跑道上一次次冲刺,摔倒了又爬起来。吕颂明始终在一旁鼓励着他,帮他分析每一次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