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还能不拥护你?”
皇后捉住了她的话缝,“可我不还得将养好一阵子吗,你若撒手,谁知道接手的会怎么管?现在我都明说,不介意老娘娘捧你压我了,你到底还在犹豫什么?”
徐循本就疲惫,又被皇后步步紧逼,不得已吐露了很重要的一个理由,甚而有点耍无赖、发娇嗔的味道。“千头万绪那么多琐事,累死人了!我压根就不想管啊。”
皇 后猛然一怔,一时也说不出话来,她唇角抽动,好像要笑,但到底还是忍下了,只是声音有丝古怪,“这便是你的不对了,你劝我要做个好人,多待宫娥宦者们好 些,我料你心底必定也是有些想法的,你又有这个本事,连年都能管下来,还有什么不能管的?你还有老娘娘捧着,天时地利人和全备齐了,你就为自己累心而不想 管,说得过去吗?”
徐循这回,是真的完全被逼到了死角,她默然片刻,再做垂死挣扎,“可、可我都和大哥说过了……”
皇后露出了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她很有几分胜利地望着徐循,得意地道,“今早大哥来看我时,我已和他提起此事――大哥自然非常高兴,言说只要你能点头,他自然是再乐见其成不过的了。”
废话,妻妾之间若能握手言和、关系回春,他这个做丈夫的,还能不乐见其成吗?
徐循翻了个白眼,还想再挣扎挣扎,但却找不到任何话语,纠结了半天,只能吐了口气,愤愤地道,“我以后再也不要和你说任何真心话了!”
若非她一番诚心劝诫,让皇后看懂了她的心态,只怕她还未必会有此决定,这一点,两人都是心知肚明。皇后唇边逸出一丝笑意,她自若地道,“哎,这是好事嘛,你这个好人又可以做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呀。”
徐循对着她的笑脸,竟无语凝咽。
☆、第211章 德政
皇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又得了皇帝的支持,徐循就是真的想躲懒,只怕也要有些不好意思,更何况皇后拿住了理儿,把话给说透了,她也不能不承认, 若有心让宫里的都人、宦官日子过得好些,那肯定还是得她来管宫才好,在她有机会接过大权的时候却因为想躲懒而不接,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埋怨宫里待宫女们太 苛刻了?
好在过了年,宫务一下就轻松了不少,毕竟六局一司也不是吃干饭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女官都能处理掉,徐循这里只起个监督 的作用。――腊月前那忙忙活活的一个月,也不无下马威的意思,若是徐循没能力管宫,估计那一个月就得被称量出来,现在她不但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有本事,而且 和两宫关系都十分密切,竟难得的是在太后和皇后之间两面逢源……这宫里,难道还有人敢给她下套子么?自然是可着劲儿在徐循跟前卖好逞能,唯恐自己做得不够 到位,被贵妃娘娘揪扯出来了――她可是连太后的面子都敢驳的人。
既然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都得管家,徐循也就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作息 时间,把每天早上请安后的一个时辰,拿来做议事之用,若无急务,一切事情由六局一司自行运转,每日早晨这个时辰来做简报。余下她若有事,那再遣人去唤几个 尚宫过来,当然还有二十四衙门的几个管事少监,偶然也要被请来到永安宫问对的――虽说徐循是贵妃,但二十四衙门根本并非后宫所用,除了直殿监这样的弱势衙 门以外,其中司礼监太监、御马监太监等等,在宫里的地位,不会弱于一般妃嫔多少,徐循若要让他们过来,少不得也要说一声请。
既然 立心要好生管家了,以前不去深究的问题便渐渐浮现了上来,让人无法忽视。――虽说太祖高皇帝在时,明确地规定了后宫由六局一司掌管,宦者不过‘来往传讯、 粗使杂役’之用,不论宫内还是宫外,都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但现在情况明显不是如此,那条‘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牌子,基本上也就是挂得好看了, 打从文皇帝时候起,司礼监里就充斥了知书达理的人才,现在更是有了内书堂,原来不能识字的宦官,如今是有朝廷大学士当老师的。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