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血脉和‘父子相传’的王道,可若是觉得你能力不足、心性不正, 自然又要有一批人会起些小心思……你想当个好皇帝,是不是?”
栓儿默然片刻,又点了点头,他似是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刚才不过因为自己气病了母亲而惊慌,可此时听了徐循的分析,却是真的开始惧怕了。原本还挺直的脊背已经低了下来,亦不敢和徐循对视,只是到底还撑得住,虽然诸多细节,已经流露了心中情绪,却终究未曾啼哭。
“既然如此。”徐循道,“那这件事便从未发生过。”
栓儿蓦然一惊,抬头望着徐循,几乎有几分不可置信,徐循也望着他,口中缓缓道,“太后从未来过干清宫,只是今日恰好在清宁宫中发病。之前的那番对话,从来也未曾发生过,连太皇太后都不必知道……把王振交给我,你现在应该去清宁宫侍疾问好了。”
栓儿犹未信,“这――这样的事,怎么能隐瞒得住!”
徐循想到文皇帝年间鱼吕之乱,死去的那数千宫女,不禁微微一笑,“宫里发生的很多事,外头人从来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都没一点音信,要掩藏一个病人发病的始末,又有多难呢?”
“可、可……”栓儿语无伦次,“可那些宫女……太医……”
“柳知恩已经在清宁宫中了,那些宫人的名字,都已经登记在册,”徐循说,“在你亲政以前,他们不能出宫了,若是外头流传出一点风声,所有人都会被送到东厂。她们本就是你母亲的心腹,再分说一番利害,也不会胡言乱语的。”
顿了顿,又道,“至于两名御医,你更可以放心了,他们若不知谨言慎行,也就坐不到现在的位置了。”
太 后在清宁宫里发病,知道的也就那么几十个人,徐循正好在身前,局面立时被控制住了,算来算去,知道太后中风的不过数十人,知道太后中风之前去过干清宫的可 能还要再少点――太后去哪,又不会广而告之,也就是跟着出门的人知道罢了,而知道太后和皇帝在干清宫中有口角的,也就是那寥寥数名心腹,以及当时在场服侍 茶水的大宫女,总数都不会超过十人。要控制消息源,其实并不难,徐循问,“你和太后拌嘴时,身边伺候的都有谁?”
小皇帝先摇了摇头,又回忆了一番,方才勉强道,“娘进门时我在读书,本来也没多少人在旁……我也记不清了。”
徐循叹了口气――算了,反正今天干清宫当值的人也是有数的,顶多效法清宁宫罢了。
“总之,把这几十人押在宫里不许出去,对外便宣布太后忽然卒中……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徐循说,“没人知道前情的话,也就当正常的病情来办了。”
被她这一分说,栓儿的神色也放松了点,徐循凝视着他,又道,“不过,要把一件事当作没发生过,光靠关人、押人也是没有用的。你得真的把它忘掉,在你祖母跟前、你嫡母跟前……都忘记它,打从心底地忘记它。”
栓儿默然片刻,还有些不能接受,“话都说出去了……真的能和没说过一样吗?”
从他的神态来看,他并非纠结于‘已经放言要废太后,如何能食言’,不,栓儿还没有建立起一言九鼎的自觉,他更担心的还是造成了如今的伤害后,如何同太后相处,这一问,问得并不抗拒,反而蕴含了隐隐的希望。
“皇 帝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多了去了。”徐循告诉栓儿,“你不是想做个好皇帝吗,依我看,但凡是好皇帝,总都免不得食言毁诺,也总都免不得做一些不光彩的事……不 过,这却又不是让你从不把自己说的话当回事,这里面的学问,你好好想想吧。――别怪先生们对你太严格,你要学的东西,本来也就还有很多。”
栓儿若有所思,他犹带稚气的小脸上,偶然流过一二思绪,看来倒和成年人一般深沉。
“那……刘先生的事……我说的那些话……”过了一会,他问,“也和此事一样,都不曾发生过吗?”
“不然呢?”徐循似笑非笑。“从你议论外廷的那天开始,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