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1 / 2)

这种逻辑我个人是极为不认同的,而且我 也不觉得这么扭曲人性的逻辑会获得同时代大多数人的认可,固然弱肉强食在任何时代都能大行其道,但人性最基本的光辉就是,即使有这样的行为存在,即使个人 的力量无法去扭转,大部分人也依然会‘敢怒不敢言’,不论多麻木,不论藏在多深的心底,人们都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在任何时代,即使受着愚民教育, 即使活得很糊涂,但人的本能,依然会让受压迫者对于受压迫这个事实感到深切的痛苦。我自己看文的时候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受到宫廷中某个具体人物压迫而痛苦的 女主,言下之意似乎是去掉所有反派主角就可以幸福了,一个人在宫中的常态便是幸福。――我觉得刚好是反过来的,一个正常人在宫廷的常态就是痛苦,上到皇帝 下到皇子,几乎没有人能从这种变态制度造成的阴影中逃脱,即使按常理他们是制度的受益者也不例外,除非和张太后一样能基本泯灭人性,消除掉人性的很多需 求,成为制度的机器人,否则不论地位,人性在扭曲人性的制度里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另一个一直以来的缺憾就是,大部分宫斗文的主角 似乎都活得很清楚,一入宫就知道自己要斗,就知道宫里有多少黑幕,即使刚入宫时候比较傻,受过一次挫折也立刻就黑化坚强了起来,成为圣斗士,目标就是通过 明明暗暗合法不合法的手段,确保自己孩子活到最后登基,自己当太后做赢家。这个想法……根本就不符合我认知的宫廷……据我所知大部分宫廷生活里,妃子首先 连能不能顺产,产后儿子能不能养大都根本不知道,差不多所有人都是听天由命般活着,孩子还没长大就如此自信地开斗才是蠢材吧……而没孩子时期的矛盾那不叫 斗,叫争风吃醋,是比较低层次的东西。再者,宫里即使有黑幕,那也不是外人可以随便知道的,没见过吃人的机器就是明说自己要吃人的,起码都要拿一些光鲜亮 丽的东西糊弄粉饰一下,所以徐循一开始的宫廷生活还是很亮色的,那时候她接触到的还是宫中亮丽的保护层,真正的黑暗之处,她要等活到那个层次才会知道。

还 有很逆反的心理还有,女主干嘛老是皇帝真爱和唯一的爱啊,谁规定皇帝就只爱一个,对别人都是玩弄或者不在乎。女主干嘛一定要有两个痴心不求回报的爱慕者, 女主为啥到最后都能人生赢家,女主为啥一定要得到爱,难道没爱就不能幸福地活吗?干嘛老是大团圆的俗套结局,为啥女主就一定要生儿子,还就许她儿子养大别 人的都要死。为什么文里一定要有反派,为什么女主总是要经历背叛……等等等等,这些和我所知道的历史现实基本都没重合过吧。我想看一个比较贴近历史现实, 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女主真正痛苦过迷茫过,到最后人生都有缺憾的故事。所以,就有了这本贵妃起居注。一直到最后结局时,徐循看似拥有一切,风光无比,连孙 太后都自承比不过她,但她到底是否幸福,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它从一开始诞生的动机就是非常反流行的,而且我也不敢说它不 是架空,我摘取了一段历史原型,因为我特别厌倦‘这些事如何如何荒谬,现实怎么可能发生’的说法,而这一段历史恰好发生了许多‘十分荒谬,现实中无法发生 的事’,试想如果我虚构写宣宗废后,相信会有无数长评论证元后地位如何尊贵,如何难以被废,虚构写鱼吕之乱,虚构殉葬,虚构土木之变,都肯定难免被拍,因 为的确说起来真的很荒诞,摘取原型可以免去这些争吵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我再三强调的就是历史上的这几个人肯定不是这个性格,在史书的几行记载之后隐藏的 到底是什么故事,我不知道,相信这时代也没有人知道。这种借壳写法在欧美奇幻小说界还是蛮流行的,不过那边借得浅(冰火就借了不少盎格鲁萨克逊七国历史的 设定),比较大杂烩,我对于时代变迁啊,大国关系没什么讲究的,写宫廷而已,借得比较全面。这也是我的历史观在起作用,我一贯相信史书上写的事,多数都是 发生过,但这些事背后的真相,乃至是记载的主人当时的心态都是无法还原的。贵妃的结尾就是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