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占喜便过去问他:“小朋友,你的贺卡是要送给爸爸吗?”

小男孩看了她一,没回答,默默低头整理起了书包。

宋老师看到了一幕,一会儿悄悄对占喜说,那个小男孩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再婚,几乎不怎么管他,他平时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我猜啊,他看到悦尔爸爸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大概很想爸爸能陪着他吧。”宋老师说。

占喜把宋老师的话转告给骆静语,他略一沉吟,就把小男孩做的贺卡仔细地收了起来。

周五下午只有一堂课,手工课下课后,孩子们就要放学了。

骆静语和占喜收拾好剩余材料,按照学校的规定先离开教室,在校门外等待。没多久,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着队走了出来。

骆静语没看到那个送他贺卡的小男孩,猜测他可能是要上困难班。

骆悦尔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来到父母面前,高兴地说:“今天我都不用去困难班,好棒呀!”

困难班是给无法提接孩子的家庭开设,学校会把孩子们聚在一个教室,一直看管到5点。

本来,骆明松说他可以接悦儿放学,骆静语觉得父母家离青雀门很远,老人年纪大了,每天跑来跑去太辛苦,就让悦儿去了困难班。他每天坐地铁回来接女儿回家,给她做饭,占喜则留在茶室看店到晚上。

骆悦尔由此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没父母陪着也能做作业。骆静语每天接她时,她的作业基本做完,只需要家长检查签字即可。

这事儿真是难倒了一头鱼,一年级数学还好说,语文全是拼音,骆静语实在不能确定悦儿的拼音对不对,只能等妻子回家再检查。

他沮丧地想,随着女儿年级越来越高,是不是有一天,他连她作业都要看不懂?

一年级小朋友的书包已经很重,不过骆静语和妻子达成过共识,让悦儿自己背书包。

他左手拎着手工课余下的物料袋子,右手牵着女儿的左手,占喜则牵着女儿的右手,另一只手提着她的饭盒,三个人一起晃晃悠悠往家走。

进小区,他们先去小菜场买菜,商贩们都认识骆静语,从不需要他讨价还价,不管买什么,大家都实价卖给他。

骆静语打算买一个鱼头煲汤,这是悦儿的口味。

小家伙和妈妈不一样,很喜欢吃河鱼,骆静语在水盆里看了半天,挑了一条胖头鱼,用手势告诉老板鱼头切多少,老板手起刀落,鱼头被切下来。

悦儿捂住睛嚷嚷道:“啊!爸爸你自己叫小鱼!怎么可以杀小鱼?鱼鱼好可怜啊!”

骆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