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区的时候,于知跟一个叔叔迎面碰上,叔叔先认出她来:“又是你啊小姑娘,又要去钓鱼了?”
于知停住,愣了愣,想起来是之前那个买黄骨鱼的叔叔,点了点头:“今天休息,正好钓一会儿。”
“带手机了吗?”叔叔问她。
“带了。”于知摸了摸口袋。
“叔叔上次买你的鱼,还没付你钱,好不容易见着了,得把钱付了。”叔叔告诉她。
“不用不用不用……”于知连连摆手,找准时机,拎着鱼桶就跑,“叔叔我先去钓鱼了,叔叔再见。”
周远梁还没反应得过来,小姑娘早就跑没影了,他收起手机,算了,下次碰见再说吧。
到了地方,于知找了个阴影落下的地方,摘下帽子,歇了几分钟,接着,又重新戴上帽子,走出阴影。
她这次没打窝,包里就带了钓鱼的饵,和上鱼取鱼的工具,鱼饵挂上就开始钓了。
等了有一个小时,湖面依旧没什么动静,于知抬起竿,看见钩上的鱼饵没了一半,她把鱼饵摘下,收起手竿。
不远处传来鱼友的声音:“别急着走啊,再多钓一会儿,说不准就有了呢,不然空军多难受啊。”
“没走。”于知回了一句,把收好的竿放在一边,换上路亚。
时间有限,所以于知不会受限制于台钓,她找了个比较好抛竿的位置,顺势将手里的鱼竿用力甩了出去,等鱼饵沉入到河底,随即关住线杯,凭感觉收线。
先别管钓没钓到鱼,这一套操作下来,旁边的大哥直接傻眼了,把自己的鱼竿架好,特地跑过来看她钓。
假饵在水里溜着,于知觉得希望不大,刚要继续收线,鱼竿陡然一紧。
“上钩了!上钩了上钩了!”旁边的大哥似乎比于知更激动。
于知笑着,一边调整一边收线,鱼浮出水面的时候,于知认出是一条青梢鱼,她提着鱼,估摸着一斤出头。
野生的青梢肉质鲜美,但鱼刺多得离谱,于知上次钓过一回,也体验过了,所以不止她,连她爸妈可能都不希望在饭桌上再看见这条鱼,于知很无奈地叹了声气。
鱼友大哥说:“都上鱼了,还不高兴啊?”
“青梢的鱼刺多,吃起来太麻烦了。”于知直言吐槽,吐槽完,她把鱼递给鱼友大哥,“送您,要不要?”
鱼友大哥愣了一下,意外之喜,笑着点头:“要要要。”
鱼友大哥从于知手里接过鱼,把鱼放进自己的水箱,一边道谢一边将控鱼器还给于知。
于知觉得没什么,重新装饵开始钓鱼。
鱼友大哥对于知钓鱼似乎比自己钓鱼还要感兴趣,他就站在旁边看着,等待着于知的下一条鱼,时不时还会跟于知搭上两三句话。
鱼友大哥问:“看你这架势,没少出来钓鱼吧。”
于知回:“还好,有时间基本上会出来钓得玩玩。”
鱼友大哥又问:“你什么时候学的钓鱼?”
于知又回:“高中的时候,我爸教我的。”
“这么早啊。”鱼友大哥点点头,“别说,你还挺厉害的,看着细胳膊细腿的,比我厉害多了。”
于知摇摇头,谦虚道:“没有,没有,运气好。”
谈话间,又有鱼咬钩了。
重复着上一把的动作,于知明显吃力了不少,看样子鱼也重不少,鱼竿弯出细窄的弧度,于知一边后退,一边拉紧收线,鱼在一点一点往岸边靠近。
于知没敢松气,朝鱼友大哥求助:“可以帮我控一下鱼吗?”
“没问题!”鱼友大哥得令,拿着控鱼器,对着鱼嘴快准狠地夹了下去。
“诶哟,还是条鲈鱼,这鱼真够实在的,看着最少两斤半。”鱼友大哥嘴里一个劲地夸奖,还竖起了大拇指,“这下不是运气了吧,太厉害了,我要给这条鱼拍个照,回去跟我老婆讲讲。”
于知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鱼也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