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儿孝顺,子孙满堂,已然是皇太后心中所盼了。
“好好好,都是哀家的乖孙孙,来,佩环,将哀家准备的物件儿呈上来。”
佩环手托玉盘走上前来,那玉盘上便放着一个个的不同样式的荷包,佩环将这荷包一个个发给了下头的皇子公主们的手中,每个人荷包上头的花样都不一样,“这荷包是哀家亲手绣的,岁月不饶人啊,这几个荷包,哀家竟然绣了半年之久,荷包里头隔着一个小金佛,哀家打了这小金佛后,便送去了空鹿寺,请主持将其放置于佛前,足足九十九日。
哀家请佛祖保佑哀家的孙儿孙女平安顺遂,一生无灾无难。”
皇太后的这番言辞说得真心,萧疏阔听着心中很是动容。
母后已经上了年纪,年纪大了,这眼睛自然便花了,这几个荷包虽然不大,但萧疏阔心中却明白,母后刺绣手艺绝佳,他儿时衣衫花样全是母后亲手绣制,穿上后没有一人不夸,他记得很清楚,便是宫中司服局手艺最佳的绣娘都不如母后的万分之一。
“孙女儿谢过皇奶奶,这上头的花样孙女儿喜欢极了。尤其是这小兔子,活灵活现,可爱至极。
但是,皇奶奶平日里要注意身体,孙女儿听母妃说过,皇奶奶眼睛容易干涩。故而,故而 ,孙女儿将秋日开的最好最盛的菊花采了下来,洗净晾晒后,置于罐中,请皇奶奶收下孙女儿的菊花,素日里泡水喝,明目哒。”
二公主萧瑾瑶乖巧地说着,声音甜甜糯糯的,惹人疼爱。
这番话说得直叫皇太后抹眼泪,“这孩子,那会儿子成日里长在御花园的菊园里,原来是为的这般。”
淑妃娘娘开口说道,“原来是这般,二公主当真是个孝顺有心的孩子,臣妾可说呢,怎的二公主夏日里没晒黑,反倒秋日里黑了一大截。”
玉妃连连称赞二公主,其话中意思似是肯定了,这的确是二公主亲手所采。
皇太后身边的佩环嬷嬷接过了二公主手上的罐子,将其呈上给了皇太后,皇太后摩挲着白瓷罐子,心中动容,萧疏阔在一边看着,眼神无比温柔,开口夸着萧瑾瑶。
“瑶瑶一直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儿。”
二公主被众人这般夸着,不自觉的涨红了脸,她羞涩的低下头,脸蛋红嘟嘟,犹如那熟透了的苹果一般。
梧桐殿中的氛围温馨至极,忽而,三皇子开口的一句话,令美好戛然而止。
“皇奶奶,这菊花有何珍贵?
孙儿也为您准备了生辰礼,这可是孙儿的母妃花了时间花了重金为您从五行山请来的药师三尊呢。
母妃说了,锦盒里的东西能保您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三皇子一边说着一边将放置于身边的锦盒随意打开,将里头的药师三尊展示给众人看,面上一副洋洋自得,等着被人夸赞的神情。殊不知,在场众人面上的神情,都变了...
第209章 小六圆场
皇太后的笑意凝结在脸上,萧疏阔的目光也从方才的温柔变得冷冰冰的...
郁璟和看着三皇子这般行径,心中直道:
原想着这孩子离开了静妃,养在九朝宫中,能有所长进呢,没成想,还是这般没有轻重,不知礼义。
皇太后是何许人也,她在这宫中沉浮数十年,什么珍贵的物件不曾见过?
现下到了这般年纪,最看重的不过就是儿孙孝顺以及至诚之心。
皇太后信佛,不假,但是,方才三皇子那话是怎么说的?
他母妃,花了重金,请来的药师三尊,这东西,能保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在信佛人的眼里,将佛祖与金银相提并论便已然是犯了大忌讳,三皇子最后那一句还将药师三尊称为「这东西」...
这已经不是犯了忌讳这般简单的事情了,而是,三皇子不尊佛祖,不敬佛祖。
此时此刻,静妃也知道自己皇儿言辞有误,她站起身来,正欲为三皇子打圆场,还未开口,便被陛下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