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段时间,永毅侯夫人一直便忙着张罗着平安的婚事,郁璟和发话了,平安的婚事要一一按照规程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样都不能少。

但是,这规程进行到了第二项问名的时候,便卡住了。因为,平安来永毅侯府以后,便一直唤作是平安,之前的名字,就连平安自己都记不得了...

永毅侯夫人心里头明白,自家女儿将平安看得重,这名字一事,她断然不敢私自做主。故而,永毅侯府人修书一封随即送进了久悦宫中,郁璟和瞧着母亲递进来的信,琢磨了半日,才提笔回了信。

那边收到了信,信中大致的内容便是,“平安自小便跟在我身边,早已情同姐妹,有关她的名字,我已有了主意,便让平安随了郁家的姓氏。且,平安的名字也已然想好了,便改了原来名字中的「平」字,唤作林安罢。

蜃气藏孤屿,波光到远林。

愿以后这夫妻二人便同诗中一般,怡然自乐,潋滟生辉。

李青屿与郁林安,两个名字一写,众人便都觉得相配的紧。

名字是个好名字不假,这名字也不过就是走了个场面而已,在永毅侯府中,众人私下里还是唤平安更为顺口也更为习惯些。

平安与李青屿的成婚之日定在了今岁的秋分那日。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这日子当真是个好日子。

最近的几月,郁璟和当真是忙,她一边惦记着为平安收拾嫁妆,一边又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为郁璟溪寻找儿郎。

平安这边还好说些,倒是郁璟溪那边有些难办。

她作为郁璟溪的姐姐,私下里,她也曾问过郁璟溪有没有钟意之人,谁承想,郁璟溪却是一个心宽的,这事关她的终身大事,她也一点也「不上心」。

犹记得那时,郁璟和问郁璟溪心思的时候,郁璟和的急切挂在了脸上,而郁璟溪却是不着急不着慌地开口道,“溪儿没有心仪之人,还请姐姐帮溪儿看吧,姐姐觉得哪个儿郎好,溪儿便嫁给哪个儿郎。”

郁璟和听完郁璟溪这般说,口中的茶水差一点便喷出来了,真是想不通了,就这嫁人的事儿,溪儿也要她帮着拿主意?

喂,这到底是谁要嫁人呀?!

两姊妹从小便是这般,郁璟溪什么都听自家姐姐的。儿时,姐姐说让她上房揭瓦,她绝对没有半分犹豫。

再长大一些,姐姐说她穿粉色好看,她便一连三日都身着粉色衣裙。

郁璟溪绝不是个乖顺的性子,她也会与母亲闹气,与父亲较劲儿,她性格之中也有十分倔驴的那一面的...

但是,在郁家上下,郁璟溪最听的便是她姐姐的话。

既然郁璟溪这般说了,郁璟和自然要更加勤奋努力的择选妹夫。

今日,久悦宫中很是热闹,玉妃带着八公主,淑妃带着二公主都来了,玉妃一进门便看见了这样一幕,郁璟和正襟危坐,她面前的桌上摆满了画像,身边不远处还有一藤筐,藤筐里头亦是装了满满一筐的画轴...

此时此刻,郁璟和用手托着腮,满面愁云。

“姐姐,你瞧瞧你这愁眉苦脸的样子...你现下这脸色,当真是比苦瓜还要苦上三分呢...

也就是我与淑姐姐知道内情,若是你这副样子落到不知情人的眼中,恐怕,旁人还以为,是你要再嫁一回呢。”

玉妃开口道,语气之中带着笑意。

“净说浑话,没羞没臊的。

你莫不是打量着,你最近在宫务上帮衬了我许多,我便不敢「罚」你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啊,那是淑姐姐的功劳,淑姐姐占头功。至于你...你不过是个打杂的,在一旁为淑姐姐打打下手罢了。”

郁璟和回应着玉妃的玩笑,许是因为在玉妃的插科打诨下,郁璟和的心情倒是晴朗了不少。

如心引着淑妃娘娘与玉妃娘娘坐了下来,淑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