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漫是跟着白阿桃一起去的,程磊开的车。

她第一次去看南方的农村婚礼,还是有点期待的。

新娘家在山顶,他们去到的时候很热闹,小孩子跑来跑去炸着鞭炮。

云南的农村婚礼热闹又喜庆。院子里的顶棚是用一根根带着竹叶的竹子搭好的青棚,地上铺着厚厚的绿松叶,四周挂着红色的布。

此时第三批吃饭的人已经在院子里落座,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喇叭轰轰响起。抬着饭菜的相帮人员进进出出,围着桌子的人开始动筷。

没吃饭的人热热闹闹地围在外边,嗑着瓜子聊着天。

孔漫和白阿桃给完礼钱,到一边站着。

阿桃:“漫漫姐,我们下一批吃饭,这趟赶不上了。”

孔漫:“没事。”

“这天有点冷啊,早知道多带件衣服了。”阿桃抱怨着搓搓手臂。

孔漫有点不解,这都五月中旬了,为什么还能感受到冷。

阿桃被冷得说话都抖了,“上午不是下过雨了嘛,这边都这样的,雨下过之后吹的风会有点冷,再说这是山顶,温差就更大了。”

一阵风吹来,孔漫都经不住,搓了搓手臂。

阿桃凑过去抱着孔漫胳膊,两人挨在一起。

此时青棚底下,新娘新郎出来发糖递烟,据说这是这边的习俗,后面跟着伴娘和伴郎,分别都提着糖果和香烟。

阿桃挑眉感叹:“哟,第一次看见二哥穿西装呢!不是我说,他都快成我们这边伴郎专业户了,哈哈。”

孔漫看到了,那男人穿西装比新郎穿得都好看,毕竟身高摆在那里。

付杨同样也看到外面站着的她们了。

等新郎递好烟回新房歇着的时候,他又出来一趟,这次只有孔漫一个人站在外面。

浅蓝色阔腿牛仔裤搭配低跟小皮鞋,上身是白底红点的港风衬衫,头发松散披在肩头。

整个人气质清冷,唇红齿白,俏生生地立在人群中。

周围的人都在悄悄地打量着她。

付杨穿过人群走到她面前,轻声问:“穿这么少不冷吗?”

孔漫点头,说:“来的时候没注意。”

付杨也猜到了,“你跟我来一下。”

孔漫看了一眼阿桃走的方向,再看一眼走出几步的付杨,迈步跟了上去。

付杨带着孔漫走了几米远,到皮卡车边,他打开车门,从里面拿出一件黑色皮夹克递给她,“你先穿着,不要冷感冒了。”

傍晚山顶的风确实很冷,孔漫挑了挑眉接过。

刚要穿又看到上面的吊牌。

付杨也看到了,他拿过来。手拉起吊牌绳两边一扯,手背青筋鼓起,那吊牌绳子在他手里“砰”一声断开。

孔漫看着眼皮一跳。他把皮夹克递给她。

孔漫穿上。衣服有点大,下摆都遮住臀部了,但确实暖和了不少。

付杨看她穿好,又带她往回走,边走边说:“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多吃点。这边会劝饭,到时候小心一点。”

孔漫好奇:“什么叫劝饭?”

付杨:“就是你刚吃完,有人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往你碗里又舀满。”

孔漫瞥他一眼:“这儿的习俗……”

付杨挠挠鼻根:“不过没事,他们不认识你估计不会。”

孔漫点头,那就好。

付杨正要开口说话,路口摔鞭炮的付亚鹏像颗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着他大腿,喊:“叔,我呢糖!”

两人停住脚步,小朋友这才看见孔漫,又喊了一声:“孔老师好!”

孔漫点点头,摸摸他脑袋。小朋友不好意思地站稳。

付杨从口袋里掏出糖果递给付亚鹏,他一把接过又跑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

过了片刻,男人突然伸手。

孔漫愣了一下,看向他掌心,上面放着几颗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