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漫看着有点蠢蠢欲动。
付杨看出来了。没让她参与拼酒,倒是找了个彝族姑娘,用方言跟她说了些什么,然后指指孔漫。
那姑娘笑着点头。
付杨又过来,带着孔漫去点酒。她看了一眼,问他:“哪种酒好喝?”
付杨一时为难了。烈酒不能让她喝,果酒他还真不知道哪个好喝一点。
看了他一眼。孔漫最后还是选了桂花酒,因为桂花很香。
付杨提着一坛桂花酒,那个彝族女孩带着他们上了阁楼。
楼上是一排卡座,左手边空着正对下面大厅。其他卡座上还坐着一些人,还有彝族姑娘给他们唱歌。
彝族女孩把酒碗放桌上,开始倒酒,付杨带着孔漫入座。
过了一会儿又上来一个彝族姑娘。孔漫看了一眼认出来是刚刚唱歌的一个,她们倒好酒在对面入座。
一开始上来那个彝族姑娘笑着看向孔漫,用不是太标准的普通话跟孔漫解释了一下。楼上不是拼酒的,属于大家边唱边喝,图个开心。
两个姑娘端起酒碗。付杨把孔漫的端起来递给她,他自己也端起来,四人碰了一碗。
孔漫除外,其余三人一口气全喝完。
孔漫才喝了一口。桂花香和酒香溢满口腔,她正细细品尝着呢,旁边三人“砰”的放下碗,她懵了。
付杨笑着伸手环上她的背拍了拍,让她慢慢喝。她端着碗又才慢慢品了一口。
对面两个姑娘倒上酒,清了清嗓子你一句我一句唱起来:
“老司机带带我,我要上昆明啊,
老司机带带我,小妹十八啰
……”
孔漫“扑哧”一声,又咳了起来,呛酒了。
付杨好笑地拍着她的背。她咳着趴在他怀里,不可思议地问:“这是你们云南山歌?”
付杨点头:“是啊。”
原来这首歌居然是云南山歌。忘了是哪一期的采访,有个明星拍了部综艺回来后,被她采访时问起记忆最深的是什么的时候。他来了段这样的歌,说是学了段神曲。
也确实神,她那段时间一看到那个明星,脑海里这首歌这段魔鬼的bgm就自动播放。
就这样,在两个彝族姑娘花式山歌里,一坛桂花酒被孔漫慢慢喝完。
那坛酒至少得两斤左右。喝完肚子涨涨的,趁着付杨去结账,孔漫去了个厕所。
出了拼酒的阁楼。孔漫心情一直不错,头有点儿小晕,但还好。
付杨怕她醉了,便一直搂着她,两人在巷子里慢悠悠地穿梭着。
路过一个摔酒碗的摊子时,孔漫又走不动了。
这些年来,她很少有时间可以出去旅游放松,唯一去过的一次还是去的日本,但因为没有朋友,她的旅程是孤单的。
这次来云南,本意来避难,却有意外收获。
在这里,有人陪着,风景大好,节日隆重,倒是让她好好地放松了一趟。
两人在摔酒碗的摊子前站定。
摔酒碗就是摊子上放了一排酒坛,就是刚刚那种。还放了一摞碗在旁边,酒水和刚刚的差不多。
每一碗酒对应的价格也不一样。喝完后把碗摔进摊子里面的小围墙里。小围墙里已经有了好多碎碗,这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减压方式。
摊主也是个彝族男人,看到他们来,用方言把规则说了。
彝州的方言孔漫有点听不太明白。
付杨给她翻译了一遍:“所有果酒,一碗十五块,清酒二十一碗。这里的“碎”代表的是同音“岁”,摔碗一碎,是“碎碎平安,岁岁如愿”的意思。”
旁边有几个人也在摔酒碗。一个女孩子被另外一个拉着,她一口喝完,把酒碗摔进去,在碎声中哭着大喊:“六碎,愿XXX坟头长草!”
旁边的姑娘拉着她:“么么,老天,活消这种死克活来呢,你争口气葛行。”
孔漫看了一眼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