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就是皇城外一处小树林,陛下与谢昭昭约好的接尸骨的位置。

谢昭昭猜那附近有皇宫的密道出口。

陛下没说,她便装作不知。

谢昭昭把知更鸟放飞,在京郊庄子上的红缨和红书接到知更鸟,立即吩咐庄子上的一百多名女兵:“姐妹们,出发。”

顾少羽是朝廷官员,每日正常上朝下朝,太后的丧事,百官要吊唁,但无须一天到晚守灵。

这天下朝,谢昭昭立即把他带到牡丹园,把北尘带回的信息给他看。

告诉他:“红缨、红书已经带人去道头接货。”

顾少羽看着她的眼睛,心疼地说:“我知道你紧张,这几日都休息不好,面色苍白,黑眼圈都出来了。”

“此事体大,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牺牲自己不说,还要连累全族。

然而不做,只怕立即就人头落地。

夫妻俩互相偎依着,顾少羽心里愧疚却什么话也没说。

从求娶她的那一天,他们的命运就紧紧地连在一起了,一起生,一起死。

大年初五,谢昭昭坐在窗下的榻上,一整天都在安静地看书。

圆圆也在等消息,不断地去看几笼子传信的鸟儿,干活掩饰紧张。

满满没有参与谢昭昭的大计划,她和崔姑姑把府里的事务打理好。

尽管年过不成了,但是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忙活一年,该给的赏赐必须给,谢昭昭忙不过来,满满便全部担起来。

顾少羽午时下朝回来,两人握着手进了书房。

顾少羽告诉她:“你放心吧,尸骨已经顺利进宫。”

第295章 承恩公要开棺验尸

上元日,钦天监选定的吉日,这一日,太后遗体入棺。

陛下与皇后在外面等待,护国寺方丈和僧人在治丧大殿诵经。

承恩公、魏舒云在棺材两边站着,看花子胜率领内侍为太后举行入棺仪式。

承恩公哭得眼泪鼻涕一把,给太后在棺材里放满金银器物,又在太后的尸骨头顶放上玉石荷花,脚下踩着玉石莲叶。

寓意步步生莲。

承恩公看着陛下,是不是该剪头发了?

盖棺下钉,需要陛下剪下一缕头发绕在棺材钉上。

陛下也不剪发,淡淡地说:“太后一生不易,为大乾立下不朽功勋,朕不着急盖棺,万一江夏大将军回来,还可以看看太后遗容。”

魏安源,西北边军节度使,官职江夏大将军。

承恩公很满意,顺口说了一句:“太后与陛下母慈子孝,感天动地。”

陛下心里恼怒,但是面上不显。

钦天监指出元月二十二日是黄道吉日,太后可入殓盖棺。

二十一日,陛下在朝堂议事完,把承恩公、皇后、太子等人叫来:“明日,是钦天监选定的盖棺吉日,你们可还有给太后封进棺材的物品?”

太后是魏氏一族的荣耀,是一直压在陛下头上的大山,只要太后没下葬,陛下就得捧着,敬着。

但是人已经死了,而且从腊月二十九至今二十多天了,该折腾的都折腾了。

承恩公七十多岁,皇后五十岁,都属于老年人了,二十多天折腾下来,早已疲惫不堪。

“盖棺吧,臣已经没什么再添置的了。”

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少,这些日子银子花得流水一般,他这个娘家人,实在挑不出错了。

陛下也有些疲惫,揉着头。

次日天不亮,礼部尚书、侍郎等便跟着花子胜进了治丧大殿。

太后的脸上盖上了玉覆面,身上盖着五六条锦被。

花子胜带人把太后棺材里的东西,再次清点、检查一遍,没毛病。

礼部按照流程,吩咐盖棺。

惠帝手里拿着一小撮头发,给了花子胜,绕在棺材钉上,盖棺!

负责抬棺的杠夫开始拿着杠子演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