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到物资的人大声欢呼,跪地感谢,九天在上面不断地小声说:“不用谢。”

来帮忙发物资的都是镇上的人,张婶带着叶婷过来,对王地主说:“王老爷,我们也来帮忙,您看看,安排点啥活?”

王地主拱手感谢,说:“铁柱,你带着向良、向善去库房里搬东西,时间太紧,还有很多都没搬出来。”

对张婶说:“你们在街边帮着分发棉衣吧?”

东西发放有秩序,排队,报上名字,在名单上找到名字,张婶她们就拿东西给贫困户。

这样避免有些人冒领。

叶婷负责给人拿棉衣。

第一个排队的是个妇女,手里拉着两个孩子,冻得脸色发青,哆哆嗦嗦地说:“四、四套。男人一套,女人一套,小孩……”

她把两个小孩往前一推,示意就是他俩。

叶婷旁边就是负责查名单、勾名单的大宝。

大宝喊了一声“一家四口,大人两套,孩子两套”。

叶婷赶紧去拿,在男式服装那一垛拿了一套棉袄棉裤,递给妇女。

那妇女赶紧打开看看,发现棉衣棉裤都很厚实,高兴极了,喊道:“鞋,还有棉鞋。”

叶婷赶紧去拿了一双棉鞋。

妇女拿着那棉鞋,用手试了试,说:“鞋子有没有小一点的?这双大了。”

叶婷又去拿了一双,妇女摸着又有些小了,可是她不好意思讨价还价了。

叶婷把女人的棉服、小孩子的棉服都给她拿好。

那妇女都快高兴死了,给孩子穿上,衣服大小刚好。

那妇女不好意思地问:“能不能麻烦您给挑大一些的?”

叶婷心里有些瞧不上她,这女人真是穷酸,太讨厌了,白拿棉衣,还挑三拣四。

就没好气地说:“忙都忙死了,谁有那么多闲工夫给你挑来挑去?白拿东西还这么多破事?”

那妇女不好意思了,讪讪地双手合十:“求求你,小孩子长得快,我想要大一点的,明年还能穿。不然眼下穿着刚好的衣服,过两个月就穿不住了。”

“给你就拿着吧大嫂,难不成你还想着一套棉袄穿一辈子?太大了穿着不暖和。”

“求求你,给我们拿大一点的吧?求求你了。”

“下一个。”就没见过这么没眼色的,叶婷不想理她了,喊下一个。

那妇女再次喊:“孩子的鞋子还没拿呢?鞋子呢?”

叶婷不理她,那个大些的孩子和侄子叶伟差不多大,妇人若等不得自行离开,她就可以把鞋子送给侄子。

可是她低估了穷人的执拗,这女人是隔壁县的,早上天不亮就往这边跑,带着俩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把棉衣带回去的。

所以叶婷继续给别人拿衣服,那个妇女就在旁边一直等着,只要叶婷空下来,那妇女就过来问一声:“帮着拿一下孩子的鞋行吗?”

叶婷心里暗骂,狗皮膏药吧?还不走?

叶婷这边有几个外地来的老头领衣服领物资,年纪很大,脑子也糊涂,领什么都搞不准。

叶婷就只给对方棉袄,棉裤故意漏掉,那些老头子稀里糊涂的也就没想到要。

省下来的,叶婷都塞在桌子下面。

等她攒了好几件的时候,把衣服、鞋子夹在腋下,大大方方挤出人群。

别人还以为她追着人送衣服去了。

她从人群里挤出去,跑回张家,用包袱皮把一件棉袄、两条棉裤、四双鞋子包好塞在柜子里,拿锁头锁好。

午时,王地主在院子里摆了四桌,男人两桌,女人两桌,请今天帮忙的请帮忙的衙役、邻居吃饭。

王地主比较客气,每桌都放了六大盘硬菜,热气腾腾,馒头管够。

殷槿安戴上面具,叫九天也戴上面具。

“走,我们俩出去看看。”殷槿安让九天骑在自己脖子上,扛着下楼。

九天觉得特别有趣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