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禁渔期完全可以去外海钓大鱼。

外海那边有不少大几十斤的巨物,贵价的石斑鱼也不少,没准收入还更高呢。

一旁的杨思瑶收获也不错,光是那条20斤的大鲈鱼,就赚了900块。

加上几斤小腊鱼和两条石九公,也有1100块的进账了。

收了钱,杨思琪美滋滋地进了厨房,麻利地把饭菜端出来。

“吃饭吃饭,肚子都饿扁了!”

今天的晚餐十分丰盛,除了有香煎小杂鱼、南瓜蒸排骨、蚝油生菜,还有一大盘清蒸象拔蚌。

杨思琪拿一只巴掌长的象拔蚌,吃得脸上都沾上了汤汁。

“好吃!这象拔蚌个头挺大的,是大伯母拿过来的吗?”

黄晓婷嫌弃地看了她一眼,然后递了一张纸巾过去:

“是呀,最近海鲜价格不错,听说过两天要把养殖场的最后一批象拔蚌卖掉。”

杨思琪接过纸巾,擦了擦嘴角的汤汁:

“最近海鲜的价格确实挺不错的,不过等到过年的时候,价格更高呢,没必要现在卖掉呀。”

一旁的杨建明摇了摇头,耐心地给闺女解释道:

“大家都这样想,可是那些收购商只会在年前价格低的时候收购。”

“过年的时候价格高得离谱,都怕砸在手里,谁还过来收海鲜呀。”

“也是哦。”

吃饱喝足后,杨思琪躺在沙发上看着明天的天气预报。

和今天一样,明天也是一个大晴天,就是风有点大。

如果去近一点的海岛还好,外海那边风浪就比较大了。

这样一来,出海的危险高了不是一星半点,而且油费估计也要翻倍。

最后姐妹俩商量了一下,明天还是不去外海了,改成去附近的野猫岛。

野猫岛原本叫刘家岛,是一个很小的海岛,里面住的人基本上都是姓刘的。

岛上淡水资源匮乏,人口一直不多,20多年前更是全岛搬迁到了白沙岛,变成了如今的刘家村。

人都搬走了,可是岛上还生活着许多的野猫。

一个个长油光亮滑,不仅不怕人,还会自己到海边赶海抓鱼吃。

岛上的野猫越来越多,慢慢的,大家就把刘家岛叫做野猫岛。

每次去到野猫岛,杨思琪都会逮住它们疯狂撸猫。

从村里去野猫岛只要40分钟,姐妹俩8点多才慢悠悠地从家里出门。

野猫岛不大,两张小网两张大网,外加10个地笼,正好就把整一座小岛给围住了。

姐妹俩登岛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了。

废弃渔村

只见半山腰的屋子全都被翠绿的藤蔓给覆盖住,阳光一照,仿佛童话世界里面的场景一样。

她去年过来的时候,这里还不是这样的,当时只有几户人家的屋子被藤蔓覆盖了。

没想到只是一年没过来,这里已经变了一个模样,完全是绿野仙踪的现实版。

现在还没到退潮的时候,姐妹俩这么早过来,主要是为了撸猫。

岛上之前是有人住的,建了有好几条水泥路,只不过现在走的人少了,不少地方都长了杂草。

姐妹俩选上了一条看起来比较完整的水泥路,聊着天随意地往前走着。

岛上的人都搬走了,四周特别的安静,除了海浪声就是一阵阵鸟叫声了。

有一种远离喧嚣治愈感。

刚走了不到几米,杨思琪就听到好几声奶呼呼的猫叫声。

“喵~”

“喵~喵喵~”

“喵~~”

听到这一阵阵小奶猫的叫声,姐妹俩眼睛一亮,赶紧顺着声音往前走。

很快,两人就发现了一群聚在一起的小猫咪。

这些小家伙看着也就两三个月大,长得一个个白白净净、奶呼呼的,特别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