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多的就是手指头大的小花甲,有一处地方密集得都没地方下脚了。
就是可惜个头太小了,要是养上一段时间,起码能收获大几百斤的花甲。
看着这些花甲小崽子,杨思琪只好一脸可惜地继续往前走。
没走几步,她就看到好颗粉色的扇贝。
“嘿嘿,没想到沙滩上好东西还不少呢。”说着杨思琪就迈着欢乐的小碎步走了过去。
哪知道走近一看,居然全都是没有肉的空壳。
一个能吃的都没有 (*?????)。
在沙滩上走了好一会儿,她在清澈的海水中看到一朵漂亮的小花。
不过海里可不会长小花,这其实是一朵海葵。
海葵
别看这家伙长得像花一样,但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海洋动物。
海葵头部由很多细小的触手和口盘组成,口盘中央有长缝状的口,周围则是管状触手。
海葵的身体能分泌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用来捕捉海里的软体动物甚至小型鱼类。
它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很灵敏,要是触碰到它,马上就会迅速缩起来。
因此要把海葵挖出来,动作要非常的迅速。
好在杨思琪是赶海小能手,没一会儿就将缩成一团的海葵挖了出来。
就是挖出来的东西和刚才的海葵,简直看起来不像同一种东西。
收缩后的海葵
这东西前后反差挺大的,看起来还有点丑,不过煮熟了还是挺鲜的。
杨思琪将地上的海葵,以及刚才顺道挖出来的月亮贝捡起来,一起丢进桶里。
刚抬头,她就看到不远处有两颗紫色的西施贝。
这俩西施贝个头可真不小,这会儿正哧溜哧溜地往沙子里钻呢。
只可惜,还没等它们完全把自己藏好,就被一把铁子给无情地薅了出来。
杨思琪乐颠颠地往前走了几步,好家伙,前面居然有一小片的西施贝!
这些西施贝一个个都光溜溜地暴露在沙滩上,正手忙脚乱地往沙子里钻呢。
不过再怎么躲,也是没用的。
这次出海,她总算记得带沙耙了,除了这东西,藏得再深也能被翻出来。
杨思琪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唰唰几下就将沙子表面以及藏在沙子下面的西施贝聚拢在一起。
这些西施贝个头都不小,几乎每一个都有两三两重了,宛如一个个胖娃娃。
不到几分钟,她的眼前就多了一座由西施贝堆成的小山。
杨思琪兴奋地蹲下身子,快速地将这些西施贝一一捡起来。然后一股脑地全塞进网兜里面。
不偏不倚,这些西施贝正好装了满满一网兜。
提着沉甸甸的西施贝,杨思琪感到无比的满足。
只见她左手提着水桶,右手提着网兜,像一只雀跃的鸟儿在沙滩上穿梭。
走在一个水深到脚腕处的水坑时,她忽然踩到了一串硬硬的东西。
“什么东西?”杨思琪抬起脚往下面看了过去。
见下面的水有些浑浊,手上的夹子直接把东西夹了起来。
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大串的青口贝。
这些青口贝个头不大,不过也可以吃了,杨思琪乐呵呵地把它装进了网兜里面。
这东西在海边的价格特别便宜,不过用来煮汤特别的鲜甜。
清蒸味道也挺不错,她还挺喜欢吃的。
老实说,这片沙滩确实没什么海货。
来了这么久,除了那一小片的西施贝和多宝鱼,就没什么好东西了。
她把桶里的东西收拾到网兜里面,抬头就看到沙滩上飞来好几只吃得圆滚滚的胖海鸥。
胖乎乎的,看着还挺可爱。
沙滩上的海鸥
姐妹俩过来的时候,沙滩上就没有其他人,这时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位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