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 / 2)

弯着腰翻找了半天,才从角落里找出了两块木板,村长问余年,“余老师,是这个不?”

余年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大小形状,“就是这个,我们拿去换上试试看。”

村长眼角的褶子都起来了,抱着木板往外走,“这仓库里堆的东西多,时间又久,小件的东西都往里面放,不好翻找,幸好我还记得有这么个板子在。”经过门口,他又顺手指指一个瓷缸,“像这种榨菜缸,我们就往门口放,这东西大,还沉,要用时,搬进搬出方便!”

见余年停下来,盯着榨菜缸看,村长笑道,“余老师城里来,没见过这东西吧?”

余年视线没移开,问,“村长,榨菜缸旁边那个是什么?”

村长也看了一眼,“你说那个铁疙瘩?是做榨菜时,拿来压缸的,沉,比石头好用。”

“我能看看吗?”

村长没犹豫,“当然可以!”

两人合力,将铁疙瘩搬出了仓库,放到了阳光下。袁望架着摄像机,在旁边等着。

村长见余年神情有些严肃,没敢打扰。听余年问,说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他才开口,“我小时候这东西就在村里仓库放着了,听村里老人说,这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外面还在打仗时,一个斯文人逃难,逃到了我们山里,正好被砍柴的碰见了,就给带到村子里来了。”

“斯文人?”

“对,一个读书人,我们村儿祠堂的扁联还是他给写的。不过那个人身子骨不好,来时就染了病,总咳嗽,咳血,后面没过多久就死了。见他逃难时,连干粮衣服扔完了,也带着这铁疙瘩不放,我们就没扔,给放在仓库里了。”

余年手指摸过“铁疙瘩”表面的纹路,心里有了计较,“有人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吗?”

村长见余年郑重,连忙道,“我记不清,我去帮你找村头儿的老头子问问。”说完就快步走开了。

见余年蹲着,小心地擦拭铁疙瘩表面的灰尘,袁望跟着细看,但怎么看,也只看出上面脏兮兮的,还有些奇奇怪怪的纹路。

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突然就跳出余年“捡漏巅峰”的事儿,袁望嘴里发干,“年年,这东西有来历?”

“还不确定,表面锈蚀和灰尘都太多,但看形制和材料,有点像簋。”

“鬼?”

余年解释道,“竹字头,中间良字少一点的艮,下面是器皿的皿,是青铜礼器的一种,用来祭祀的。”

常识还是有一点的,袁望倒吸一口凉气,“青铜器?”

“对,但还不确定这是近代做的仿旧的青铜,还是真品。”见袁望惊讶得都合不拢嘴,余年笑道,“以前不是还有,用《永乐大典》来做鞋垫的吗?”

没多久,村长就回来了,他告诉余年,“问清楚了,那个读书人叫傅博彦,哪几个字不知道,还有个什么字,字、字贤――”

“贤远。”

“对,就是字贤远!”村长高兴,“余老师知道啊?”

余年视线落在院子里放着的青铜器上,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件东西是什么。

外公曾在他小时候提起过,京城傅家有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叫傅博彦,字贤远,天资聪颖,十八岁开始,醉心于

分段阅读_第 301 章

分段阅读_第 301 章

分段阅读_第 302 章

听说我很穷[娱乐圈] 作者:苏景闲

分段阅读_第 302 章

听说我很穷[娱乐圈] 作者:苏景闲

分段阅读_第 302 章

甲骨文研究,到二十七八,已经有大成。后来战乱,更是散尽家财,多方奔走。

这个人最后的消息,是某地发现了一件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利簋,不知道真假,傅博彦千里迢迢车马辗转赶了过去,从此却再没了音讯。

而无数年后的今天,这件青铜利簋重见天日,但人却早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