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 / 2)

施向南回去就把这件事写在了本子上。

然后这个好不容易买到的喇叭还不能录音,也就是说她下乡去收花生瓜子,得开着喇叭自己不停地对着喊。

施向南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晚上吃饭的时候钱秋雁和蒋丽丽听说了都坚决不同意。

“你是我们西施食品厂的厂子,怎么能扯着嗓子喊?传出去别人会笑话的!你去厂里问问,肯定大家伙都不同意!”

钱秋雁还有另一层考量:“是啊,再说就你跟方立军两个人,他也没有结婚,你一个年轻姑娘跟着他一起,传出去影响也不好。还是再带一个人吧?”

施向南摇头,辩解说道:“还有冯师傅开车呢!我们估计都坐在副驾驶上,三个人,哪有什么影响不影响的。”

钱秋雁很坚持:“那也不行!”

乡下地方一个姑娘跟两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有一些心思龌龊的人也不是传不出难题话的。

“那你们说怎么办?大嫂你走不开、二哥更走不开,向华哥向平哥都走不开的。冯师傅只是个货车司机,可不是我们食品厂的人,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开着车去给我们收货吧?”

就算施向南放心,冯大山也干不了这个活儿。

今天一接触施向南就看出来了,这位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本算不过来账。

施向南给他说租车按天数来,自然也给他说了一下每天的租金。

冯大山看着就是听不太懂的样子,还很坦白地说要回去找老婆给算一下他开着货车到乡下跑一天得费多少油,扣掉以后能落下多少钱。

搞的施向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有一种自己在欺负老实人的感觉。

幸好他没有当场答应,也说要回去跟老婆商量商量,然后先干几天看看情况。

所以让他一个人出去收货,就算不说是不是厂里的人的问题,施向南也很难放心他算账不会出错。

去乡下收货,那些人家种的东西都是自己吃的,不可能拿出来卖的都是整数。

称重、付钱、找零,最后是一整天下来的总货量、付钱的总数……

对会的人来说可能可就是加减法的事情很简单,但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他们酸不明白也很正常。

要是冯大山算错账了算谁的?

钱秋雁也为难起来,皱着眉头思索着。

蒋丽丽咬咬牙:“厂子,要不我去?”

施向南倒不意外,只是问道:“你不打算做零售了?”

蒋丽丽能开口提出这个意见也是仔细想过的:“零售还是有点辛苦,而且……”

她犹豫了一下,看到屋子里是三个女人,就还是说了实话。

“我妈最近找过我,态度有点软化了。但她的意思是说,我爸说我天天在县城里走街串巷地吆喝着卖瓜子,丢他的人。”

蒋丽丽说到这里赶紧抬头盯着施向南解释:“我没有觉得走街串巷丢脸的意思。就是我爸妈还是老思想,他们吃了一辈子的公家饭,县城里熟人很多,觉得他们的女儿在县城里拎着箩头到处卖东西难免遇到老熟人,丢他们的脸了……”

施向南和钱秋雁都表示理解的点头。

蒋丽丽因为闹离婚的事情,爸妈都能说出敢离婚给蒋家丢脸就不让她这个女儿进门的话。

她走街串巷的卖东西,她爸妈会觉得丢他们的脸也不奇怪。

她结婚没有生孩子,那个烂人前夫不提,现在世上最亲的人就是爸妈了。

再说她是独生女,父母年纪一年一年地大了,无论如何蒋丽丽也不可能不管父母。

离婚是那个男人已经触及蒋丽丽的底线,她不能忍受了。

如果只是换个工作内容这样的事情,蒋丽丽还是愿意向生下自己的爸爸妈妈妥协的。

蒋丽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下乡去收货就跟着车一起,也是跟乡下卖东西的老乡们打交道,好歹没有在县城里,我爸妈应该不会觉得丢他们的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