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自己不花一分钱还有得赚的美差,王永昌干得不要太高兴。
他一边开车还一边留心帮施向南观察两侧路况。
老司机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王永昌的效率比施向南高多了。
往往她还没有看到,就听见王永昌喊了:“施厂长,咱们右前方五十米,有个小学!”
“左前方一百米有个高中!”
“右手边就有个小学!”
听见一句,确认了之后施向南就坐在后座上快速记下一个数字。
花了大概三个小时,差不多把省城的大街小道逛遍了,王永昌和施向南也都心里有数了。
大大小小的学校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上百所了。
而现在已经改革开放好几年,“下海”正在成为一个最时髦的词。
这个年代能大胆出来干个体户的,其实个个都不笨。
就算复杂的理论知识不知道,但有人的地方就能做起生意来,这一点显而易见的事情,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个体户们也都是明白的。
一所学校里那么多学生,进进出出不得花钱?
计划生育都执行好几年了,现在家家户户可都只有一个宝贝蛋。
就算家里人再省,在宝贝蛋儿身上总是舍得花钱的。
任何时候,想花钱都不可能花不出去。
于是学校门口的小摊贩们自然而然就来了。
卖书包各种文具的、卖吃喝的、卖书、卖玩具的……
施向南的目标就是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里卖她的南瓜子。
当然,人家老板不认识她,没有听说过西施食品厂,自然也不会随随便便就答应进她的货。
施向南又不可能只为了南瓜子在学校门口开个小卖部。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是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是,校门口的黄金位置怎么可能等着她一个外地人跑去找?
别说小卖部了,想摆地摊都不一定有空位置。
施向南倒也没有想当然,先试着去谈了四五个校门口小卖部的老板,人家果然一听就直摇头。
没有一个肯答应的。
幸好施向南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
在小学门口,她拿了一箱最小袋的南瓜子到位置最好的小卖部里。
这会儿还没有到放学时间。
校门口的小卖部做的就是学生的生意,学生们没有放学,小卖部当然也没有客人。
不过这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小孩儿们就要放学了。
施向南也知道不能耽搁,于是进去就先把手里抓着的一把小袋南瓜子递给那个老板。
“季老板,您先尝尝看我们食品厂生产的南瓜子,我们再谈?”
这位老板是个胖墩墩的阿姨,看着就慈眉善目的比较好说话的样子。
这当然也是施向南特意挑选的。
果然,她要请吃东西,季老板就没有再摇头了。
她显然也知道施向南的意思,接了过去也没有直接拆开,而是仔细看了看包装袋上正反面的字。
“西施南瓜子……九河市云山县城……西施食品厂……”
研究了好几遍,确定证件齐全,地址详细,找得到地方,不是什么三无产品。
季老板才放心下来。
她抬起头冲施向南笑了笑:“姑娘你别介意啊,你这要卖的是吃食,入口的东西,我不能不小心一些。我吃坏了没事,要是小娃娃们吃坏了,那问题可就大了!”
施向南点点头:“应该的。”
她一开口,季老板看着她的目光就更加柔和了:“姑娘你长得可真俊!”
“季老板你说笑啦!还是尝尝我的南瓜子吧?真的很好吃!吃过的每个人都说好!”
季老板撕开一袋,捏了三颗一起送进嘴巴里嚼了几下。
她的眼睛就跟夏天穿透了乌云的阳光似的,炽烈!
是的,就是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