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第二天施家洼的人去上会时注意到施向南的香瓜子生意更好了。

昨儿还有买二两半斤的,今儿大多数都是一斤起步!

他们在卖瓜子的摊子附近,亲耳听见那些买到瓜子的人一边咔嚓咔嚓嗑瓜子一边喜滋滋地说:“昨儿天黑了看电影去的晚他们卖完收摊了,今儿我可得多买点,看电影嗑瓜子。”

“我家那婆娘昨儿黑买了七斤,她给我们一家子人分,轮到我觉得不够吃就没给了,气死我了,今儿我非得买八斤,一把都不给她。”

“我隔壁老五还问我在哪儿买的,他不喜欢热闹,上会这几天人多他往年都是不出屋的。昨儿我把香瓜子拿回去给他抓了一把,他说今儿也来买。”

施家洼的人那叫一个羡慕。

可也羡慕不来,施向南的瓜子这才在会上卖了一天都打出名气了,今儿好些人都是认准了香瓜子买的。

镇上也有不少聪明人见昨儿的瓜子卖得好,今儿也有人扛一布袋炒瓜子来卖。

挤着去买香瓜子的人被那个干瘦小伙子拉住推销后直摇头:“不行,吃了香瓜子再吃这种炒瓜子,一把我都吃不了!咸得蛰舌头!”

“是啊,香瓜子我昨儿吃了三斤一点儿事没有,越吃越想吃,一点儿也不渴,人家喊的不脏手不上火是真的。炒瓜子哪能顶得住连吃三斤?”

“小伙子你也去买点尝尝就知道了!”

然后施家洼的人就眼睁睁看着那个也来卖瓜子的小伙子真找人帮自己看着布袋,小跑着挤进去买了一袋香瓜子出来。

施家洼的人装作看热闹的,问他:“咋样?”

小伙子眼睛亮晶晶的:“好吃!这生意能做!”

施家洼的人:?

小兄弟你是不是搞错了,你卖得是炒瓜子不是香瓜子!

经过昨天一天的口碑宣传,今儿施向南的生意更好了。

好到什么程度?

他们一家子昨儿摸黑回去熬夜煮瓜子就不说了,今儿就只有施向南几个年轻人来上会。

施开阳两口子跟施向西都没来,叫了他兄弟施开忠家的娃子一起去忙着收瓜子煮瓜子哪!

不过要换了他们家一天能挣将近两百块,那叫他们干啥也都愿意!

听八叔说今儿向东兄弟出门就拿了好几百斤的瓜子哪。

几百斤!

一斤六毛五,要是都卖完了,那不得挣得比昨儿还多?

看到的人都不敢细想今儿南南能挣多少钱了,就是看见满街吃瓜子的人就咂舌。

这是真发财了!

施向南一边卖着瓜子一边耐心等待,天还没黑她就等来了想等的人。

镇上商店的老板杨爱国。他是个膀大腰圆的壮汉,长得也有点凶,但其实人脾气还不错。

他的商店就开在三岔口最好的位置。

昨儿也是杨爱国媳妇第一个被施向东“不脏手不上火、先偿后买”的吆喝声吸引过去买的瓜子。

他跟着尝了尝就是眼前一亮,默不作声地观察了差不多两天,这就找上门了。

施向南的塑料袋还是在杨爱国的店里买的,她买得多按批发价买的,两个人也算认识。

远远看见杨爱国,施向南心里就是一喜。

杨爱国手里还拿着两瓶桔子汽水,当场开了递给施向南:“忙了一天,喝点儿汽水解解渴?”

施向南还真渴了,今儿嫂子也在家里帮忙,她是跟向华哥一起在戏台这里卖瓜子的。

她接过汽水给了施向华一瓶:“向华哥你先喝,我跟杨老板说两句话。”

跟着杨爱国想找个人少的地方,结果发现到处都是人,竟然找不到理想的谈话地点。

两人索性往戏台外面,靠近河滩那一面,长着半人高野草那里说话去了。

“小姑娘你应该知道我找你干什么了吧?”

施向南也不绕弯子:“是要谈批发香瓜子的事儿吧?这两天肯定不行,我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