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 / 2)

逼不得已,施向南还行,可李唐风不太能接受。

“这一次咱们妥协了,传出去其他人也照着学怎么办?”

“如果这一次五毛收了,后面咱们面对别人怎么收货?三毛?这个人不可能不把消息传出去,其他人会认可你的区别对待、仍然按照三毛收购价卖给食品厂瓜子吗?”

“葵花籽涨了价,同样价格的花生涨不涨?原本就定价比南瓜子又涨不涨价?”

“南瓜子事关明年食品厂开发新路线的计划,不能在这时候留下隐患。”

最终施向南被说服了:“仓库里的货还能顶两天,先不着急,咱们再想想办法。”

第117章

事实上,就连林琴、钱秋雁这些留心食品厂状况的人都知道,接下来几天再不补充原材料,食品厂的机器很快就要没有瓜子可以进行加工了。

这笔账本来就很好算。

每天收回来多少、卖出去多少。

二者中间相差太大了,仓库里的存货用完了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们都还挺担心的,但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眼看着仓库存货空了,施向南等人还是没有想出办法来。

她就准备要两辆货车一起派出去在全省范围内收货了。

别说什么送不送货的。

没有了原材料,不管哪里的瓜子都供不上了,自然也就不存在耽误货车送货的问题。

不过她还没有行动,阮美香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我这收到葵花籽了,数量应该可以供应得上你食品厂五天的出产量。”

施向南大喜:“美香姐你可真是及时雨!你什么是开始给我收瓜子的、怎么这么快就收上来这么多、难道咱们省里有地方大量种植瓜子吗?”

她高兴地问了一大堆问题,问完了才觉得不妥当,又连忙道歉。

好在阮美香并不在意。

她只强调了一件事:“明年的南瓜子,不管你的食品厂出产多少,都必须批发给我。如果天时不好耽误了地里南瓜收成,我可以接受酌情上涨批发价,但你一斤都不能批发给别人。”

施向南本就没有想过要批发给别人。

省城里有钱人多,真要在县城里卖两块钱一斤的南瓜子,再好吃也没人舍得买啊!

猪肉才两块五一斤哪,一斤南瓜子两块钱,有这个钱我们干嘛不去吃肉?

南瓜子搁在乡下猪都不吃的,转头就卖的价格都快要追上猪肉价格?

小老百姓们肯定接受不了。

包括李小明现在处在扩张期的连锁超市。

大城市里的房屋租金、人力成本什么的都比小城市高太多了,而且他开超市需要的店面面积不能太小,大的、地段好的店面不是那么容易租到的。

他从一开始就定的是走乡镇包围城市路线。

九河市先开了八家是因为这是他家扎根的地方。

李小明家里的人脉、以及刚刚起步不能太过冒险等等原因,注定了他只能在自家熟悉的地界开始创业第一步。

事实上他的选择也没错。

在九河市里开了八家超市,生意一直都很不错。

他的本钱几乎每天都能上涨一大截,就可以去走他原本定下的扩张计划了。

开始卖西施食品厂的瓜子花生后他的明星超市进入了快速扩张期,一个月能在各县里选址、同时开数十家店。

大部分开在镇上、县里的超市,里头就不能出现像是好几块钱一斤这样的奢侈品零食。

把这个货架装上别的,一定比卖南瓜子赚得多、来得快。

所以李小明虽然知道西施食品厂新研发出来的南瓜子好吃,但因为它的价格,当然,也考虑到了南瓜子生产数量问题,他暂时还没有想过进货。

李小明这么多店、算得上是食品厂目前为止最大的客户之一了。

他都没有想进南瓜子,施向南当然也就没想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