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2)

李小明笑着回:“同喜同喜!”

不过食品厂的货年前也都清空了,仓库里现在是空的。

李小明来的再早也没用。

得等车间第一批加工出来,他才能拉着货走。

“哦,我知道啊,年前你们食品厂清货我还出了一份力的。我今儿过来主要是跟施厂长和李厂长打一声招呼。”

“嗯?”

“过年我的超市又要继续开店了。年前我们还属于打基础、积累资金和开店经验的阶段,今年要加快开店速度的。可能每天的提货量要再增加,你们食品厂能供得上不?要是供不上是不是考虑放掉那些乡镇小商贩们?”

第154章

李小明的话当然不是要插手西施食品厂经营。

他这是摆明了希望可以垄断整个九河市范围内西施食品厂出产的瓜子和花生。

因为他既然要继续扩张,快速开店,那肯定也不会放过小乡镇上了。

而施向南这里每个乡镇上都批出去一个小商店老板的货。

李小明也说起这个:“施厂长厚道,当时可是主动跟那些小商贩们提起,一个乡镇上只批给一个小卖部食品厂的货。等于什么条件都没有提,你们食品厂就把独家经营权给他们了。我们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我自问也算愉快。我的超市现在要准备开到乡镇上去了,你们不把这个独家经营权给我,也不合适吧?”

李小明的明星超市现在也是西施食品厂的最大客户、稳定优质客户了。

就像他说的那样,双方合作愉快。

就算他现在不来谈这个问题,但他每天都会在食品厂稳定、大量的提货是众所周知的。

到时候他的超市开到各个乡镇上去了。

他的提货量还会随着店的增多而持续增长。

难道西施食品厂还真能不卖给他了?

哦,合作得好好的,跟人家说:

你在我们西施食品厂批的瓜子和花生,九河市、在县城里卖可以,不能拿到乡镇上去卖?

别说李小明会不会答应,答应了能不能真的照做,食品厂这边提出这个要求就很匪夷所思很荒诞。

没有这样做生意的。

施向南最开始给各乡镇上的小老板们批发瓜子的时候,主动提出一个乡镇上只批发给一个老板。

为的是让下面的小乡镇老板们尽快收到消息、要批发的就赶紧来找她,晚了批发给了同乡镇的同行,他们就进不了货了。

她这样做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积累本钱然后扩大生产经营。

当然,也是为了尽快抢占市场。

可是食品厂的瓜子质量在那里摆着,这东西好卖、进了货就是纯赚钱都是事实。

随着西施食品厂的名气遍布全省、甚至在今年准备出省、闯向全国范围内。

这个独家经营权就肯定不能再随便许出去了。

食品厂的货物批发价格是定死了的。

施向南短时间范围内也完全没有要涨价的意思。

那么批发货物也就不存在谁给的价格更高就卖给谁的问题了。

从食品厂的角度出发,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几个方面。

其一,批发的对象必须靠谱,不能服务很差、在老百姓当中口碑很差。

比如店里卖的别的东西变质了让顾客吃出问题、又或者卖假冒伪劣产品在当地很出名。

食品厂的东西进入这样的地方售卖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

当地的老百姓先入为主地会觉得,这家店里卖的东西都是有问题的。

这个西施食品厂的东西也在这里卖,是不是也有什么问题啊?

其二,自然是要考虑合作对象的实力了。

就拿李小明这样开着连锁店、未来店铺还会更多的大老板和羊滩镇上的小杂货铺子老板杨爱国来说。

假如明星超市也开到了羊滩镇上。

批发给两人中的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