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得到消息的就是云山县城的人们。
他们听说这事儿后有一批人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这些人家里人或者是有亲朋好友在西施食品厂上班。
这样大的动静,正好说明食品厂生意好、蒸蒸日上。
不会突然发不出工资啊!
还有一部分是又酸又羡慕。
这一部分就是没能挤进食品厂的人了。
食品厂这样红火,他们知道了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可是挤不进去能怎么办!
倒是听说食品厂已经扩建了,后头还要再招人,可是每回就招那么点儿人,太少了啊!
县城里头这么多人就不说了,还有从下头镇上、甚至是小村子里头都有人听到消息跑来应聘想进食品厂哪!
僧多肉少。
更何况食品厂一开始招人没有那么顺利的时候,都是在县城里招的。
消息根本传不到外头去。
既然那时候几率那么大都没有选上,从某方面也能够说明有些人对于食品厂的招聘条件来说就是不合格的。
那不管招多少次、招多少人,他们也还是进不去啊。
跟别处的人来不来应聘都没有关系。
这又不是抽奖,人多就会拉低所有人的中奖几率。
不过这样的人也不会想到这么多就是了。
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县城里头有个这么生意兴隆、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更旺的食品厂而觉得高兴。
这些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云山县城人。
他们或许家里有亲朋好友在食品厂上班,有的没有。
但相同的一点就是看得比较远。
食品厂现在的生意,会给县城里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就不用多说了。
因为食品厂,现在每天都是好些大货车从县城里进进出出。
不管这些人是否会全部下车吃饭、买烟买饮料之类的,哪怕一天只多出十个人的生意,那也是食品厂给县城里的小商贩们增加生意了啊。
食品厂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那往后给他们增加的就业机会一定会更多、带来的人流量一定会更大。
脑子灵活的想到这些自然会对西施食品厂充满好感。
更何况,食品厂发展好,现在不是已经给农村的很多农民们创造致富机会了吗?
他们可有消息灵通的人去打听过了。
食品厂通过公家跟各村的农户搞合作。
条件给的可好了。
又是管种子又是管肥料的,还管回收。
价格给的也很良心。
农民们只要好好地给食品厂侍弄他们需要的农作物,别的基本啥也不用操心。
真遇到什么问题还能找食品厂来想办法给解决。
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事?
而现在是农户们。
他们谁敢说食品厂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往后不会轮到他们县城里的住户们?
当然,县城的老百姓们想他们的,施向南可没有功夫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多月。
农户合同都已经签的差不多了。
按照他们合同里签下的土地数量,结合亩产量来算的话,不管是葵花籽还是花生,明年丰收以后的数量都会很可观的。
这一个多月以来,温长冬往返施家洼的次数更多了。
基本有一半时间都在施家洼呆着。
就像他说的那样。
别看他看外表干瘦干瘦的好像没什么力气,身体也不大好的样子。
但其实他常年在地里,难免都会干一些农活,其实身子骨还真不错。
施向南的石子路还没有修通,他往返施家洼都是在三岔路口下了车用双腿走进去然后再走出来的。
这么一段时间下来不仅没有觉得累,反而看着精神头更好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