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1 / 1)

施向南并不觉得丢脸什么的,只是有点心酸。

心里想着,钱是赚不完的。

她以后要每年都留出时间带着爸妈奶奶到处走走看看。

让他们变得不管走在哪里都能昂首挺胸、自信。

五个人没法打一辆出租车。

施向南管着奶奶和妈妈打了一辆,施向北和施开阳坐在另一辆车上。

几人先送施向北去学校里报名后、在学生宿舍里安顿好了。

他们就在附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旅馆住着。

第217章

来到首都的第一顿。

施向南不能免俗地带着家里人一起去全聚德吃烤鸭了。

后来网络上全聚德的烤鸭口碑已经不怎么样了。

大多数首都本地人都说没有别的几家出名的烤鸭店好吃,价格偏贵、服务也不好,就是宰外地游客的、智商税什么的。

可架不住它是国宴饭店之一啊。

而且这个时候的烤鸭还没有那后来那么糟糕。

只要不是天天吃顿顿吃,就来体验一顿,施向南觉得,智商税就智商税吧。

至少东西是真的吃进肚子里了。

而唐青娥等人可不懂哪里好哪里不好,听说全聚德是总理招待外宾的地方,他们都激动坏了。

到大门口看见那建筑、牌匾,几个人都有点看呆了。

在旅馆里的时候施向南特意跟爸妈说了一下。

她们出来玩,是来花钱的。

现在不是以前了。

这会儿改革开放了,电视新闻上都说这会儿是经济挂帅的时候。

不管去哪儿,只要是去花钱的,那就堂堂正正,不用怕什么。

这话主要是说给张秀珍听的。

她从小到大、到婚后生了娃子、乃至有了孙辈,就没有过过宽裕的日子,实在是穷怕了。

有个词叫“人穷志短”。

这个词在张秀珍身上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在施向南去年开始做生意以前,她每一年腊月二十三那天晚上的时候拜灶王爷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来年家里人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顶多在加一个娃娃上学不用去借钱。

就没有别的了。

这个时候,她去县城进店里买东西都是畏畏缩缩的,根本不敢抬起头直视任何人的眼睛。

说话都是低着头、声如蚊呐的。

就别说什么堂堂正正了。

可现在家里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以前穷,没有办法。

现在他们家已经不缺钱了。

施向南就想着,家里其他人不提,她要想办法把她妈的胆子给养大了。

至少能够想花钱就花钱吧。

但这种事情不是光靠说就能改的。

毕竟以前是真的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日子过了太久了。

施向南也没有多啰嗦,那就太把这个当回事了,会伤害到妈妈。

她只是好像她先收拾完了准备等着跟家里人一起出门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

施开阳就很沉稳地点了下头表示听见了。

倒是张秀珍愣神了一下,然后才慢慢地点了下头。

但是只看她这反应就知道,肯定是做不到的。

施向南只是要妈妈给个反应,是听到她的话了的。

本来也没想让她当场做出改变,那不现实。

从机场打车到学校花的钱太多了。

他们还打了两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