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头的都走了之后就只剩下市里的。
昨天在大农场肚子叫的很及时的那个领导笑呵呵的。
他微微有点胖,乐乐呵呵地看着就很慈祥和蔼。
对着施向南点点头:“小施啊,好好干!今年九河市,可能就要靠你给我们挣挣面子了!”
施向南赶紧回答:“应该的应该的。一定不辱使命!”
市里的领导对施向南表达了肯定离开后,她就准备跟县里头的领导一起回县城了。
但是临走的时候,突然有个领导秘书、施向南也见过两次的。
姓蔡的秘书小跑着过来。
施向南一看见他朝自己这边来,就已经动手摇下了车窗。
“蔡秘书,有事?”
蔡秘书小幅度地点了点头:“嗯。上头……”他大拇指朝天指了指,低声说道,“下来了个调查记者。她也是咱们甘省的人,去年就注意到云山县你们食品厂搞的这个承包土地的动作了,今年听说又要开始了,就骑着自行车来表示要跟一跟这个过程。”
“蔡秘书你的意思是要让我们食品厂招待一段时间?”
蔡秘书摇头又点头:“这位可是新华社来的,写的东西能上内参的那种调查记者。你们县里头知道了肯定也会招待。不过她最感兴趣的还是你们食品厂、最主要的是这个跟农户合作的事,估计还是跟你接触的最多,所以我过来跟你打声招呼。”
这已经说的很明显了,施向南再猜不出他的意思就是蠢了。
她说:“那位记者是不是已经到了?要是到了,我们正好在这儿,不是可以跟我们一起回县里吗?”
蔡秘书露出一丝笑容:“对,今天上午到的。这位安记者说是不想休息,立刻就要下学县里、看看你们食品厂。这天还冷着呢,她一个女同志,就要骑自行车回去,我就说,你这个厂长正好在这儿,带她一起回去,路上还能聊一聊,彼此做个自我介绍什么的。”
“姓安是吗?是一位女记者?”施向南有点意外。
“对,是个女同志。她一个人,我看你车上不还坐得下么,让她也坐你车上,你们一路聊着天回去,等到了基本情况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施向南点头:“行啊。”
第271章
施向南前世没有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事,因为那实在距离她太遥远了。
她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全国经济都已经是腾飞的态势了。
她那点儿小生意还是搭上了政策的顺风车才能顺顺利利做下去的。
哪能做什么领头羊、得到什么领导的关注?
但现在不一样。
现在整个九河市,施向南这个食品厂的动静都是头一份的。
去年不谈,今年的大范围、大面积合作,要是也能成功,那可就是真正能够引起全国瞩目的大动作了。
当然,因为她需要的这些农作物对种植土壤、气候都有一定要求。
所以也是具有很大限制的。
他们甘省适合搞这个,但是外省就不一定合适了。
但就只是局限在甘省范围内,这也是一件足以引起轰动的大事件。
因为西北的贫穷是众所周知的。
西施食品厂这样的举动,做得大了、做得好了,是能够带动当地、甚至全省经济发展的。
也是因为这个,这位安记者才会从去年就注意到一个开在县城里的小小的食品厂的一个跟农村合作的小动作。
直到确定第一次合作成功,第二次合作即将开始、并且将范围扩大在了整个九河市。
她忍不住想来实地观察、采访一番了。
安记者坐上了施向南的吉普车。
钟静去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于是后排就坐了施向南、严文娴,以及安记者。
当然,安记者也是有名字的。
她叫安思彤,今年二十六岁,正经首都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