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南是这么说的:“我们虽然都比较忙,没有在一起,但一个月最少互相写两封信。我去过他们单位,他们单位的人都知道我是裴永年对象。他说下回再出来他也会来一趟食品厂,让食品厂这边的人知道我对象长啥样。”
在张秀珍的年代,虽然称不上是盲婚哑嫁,但也好不了多少。
基本都是熟人给介绍,说有个适合你的对象,要不要见见。
见一见如果没有什么大毛病就算是成了。
接下来就是双方上对方家里见家长、然后结婚领证的事情了。
一套流程走下来可能两个要结婚的人都没有说过几句话。
因此在她看来,闺女这个对象是自身条件不错、又率先对闺女表示了好感,闺女也矜持地等了很久才给回应的。
现在俩人一个月两封信,那已经是热情得不得了了!
闺女也去过人家单位、裴永年单位上都知道他有对象、对象长啥样了,还要怎么样?
这就很好了!
按照这个进度,要不了多久就要谈到俩人结婚了婚房怎么安排的事情了吧?
张秀珍心里头喜滋滋地想着。
还在那儿盘算着到时候怎么办酒席。
裴永年虽说是在施家洼长大的,工作也在这边。
但他家是首都那边的,爸妈也都在那边。
平时也就算了,结婚这样的大事,不回去一趟说不过去。
这会儿又不是二三十年前,去哪儿都要介绍信啥的、火车也不是天天都有,去哪儿都不方便。
这会儿多方便啊!
那个飞机,两三个小时就就到首都了!
闺女现在也不是缺买飞机票钱的人。
结婚不去见公公婆婆,实在说不过去。
她还把这件事跟唐青娥说了。
因为张秀珍很清楚,她这位婆婆虽然要强了一辈子,到啥时候嘴都硬,但心里还是最惦记这个唯一的孙女的。
尤其是施向南有出息,给她挣回了多少面子。
别的不说,以往婆婆在姨婆那里总是觉得直不起腰来、那些日子艰难的岁月里欠人家太多了。
就是她也有这样抬不起头的感觉,更别说是婆婆了。
可施向南有了大出息后,硬是一点一点让她们能够在姨婆一家面前直起腰来、好好地正常走亲戚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施向南这个大孙女孝顺。
她掏钱在村子里盖的三层新房子,根本都没有问过唐青娥的意思,就给她留了一个大房间。
说是上了年纪的人腿脚不方便,专门给她的房间留在一楼。
不用爬楼梯。
房间里头装的那些东西……
床垫子买的就是城里头最好的、还有穿衣柜啥的不说,那个独立卫生间里头装的啊!
盖房子的人都说是施向南亲自交代的,不然他们根本想不到要在蹲厕旁边站起来的时候高度做一个扶手……
这样体贴的小细节,唐青娥的房间里有很多。
村里人谁去唐青娥的房间里看过不夸一句她老太太有福气,大孙女又有出息又孝顺!
不夸张地说,唐青娥现在已经是施家洼最让人羡慕的老太太了。
连三太爷都比不过。
三太爷家也没有一个开几百人的大厂子的后辈啊!
唐青娥这会儿心里头最疼爱这个大孙女,那是哪个小辈知道了也没话可说的!
张秀珍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因为她这会儿自己生的四个娃娃里她也是最疼南南啊!
她这个当妈的紧张闺女的人生大事,怕耽搁得久了好男娃都让被人给挑走了。
唐青娥也是一样的担心。
这是女娃太有出息了,她们这些心思都不好直接说出口。
因为她们的见识都很有限,并且也知道自己没啥见识,怕就惦记着这点儿事说出来再耽误了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