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没有产生任何纠纷、以最快的速度让施向南拿下了。
她甚至都没有交全款。
要不是因为有官方出面,这可能这么顺利?
就像是谈话的时候领导说的那样,这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人家既然帮了忙,施向南承了情,就得全力以赴、带着大伙儿一起致富。
她原本的意思是挣的钱够家里人花用就好了。
但现在显然不能有这样不思进取的想法了。
也因为省里头也帮了忙,再说她也要多去省里头接触更多的人,不管是在中间牵线让温长冬的育种团队跟官方下来的专业团队碰到一起交流经验教训、还是她自己要去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
把自己困在县里头、市里头这些事情肯定都是办不到的。
这一年她是真的在频繁出差。
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省城不说,出省的长途出差也去了好几次。
南方、最北方也都去过了。
忙得脚不沾地。
施向南连给裴永年写信都没有时间了,从原来的一周写一份改成了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有一封信。
第295章
因为市里头的厂子更大,而且一开始就没有考虑盖职工宿舍这个事儿。
厂房自然就更多了。
办公区域比云山县城里的食品厂大是肯定的了。
施向南出于种种考虑,经过食品厂高层一起开会商议后决定,将散卖的食品加工厂定在了市里头的大食品厂。
因为毋庸置疑的,目前、以及五年之内,施向南的发展计划当中,散卖肯定还是占大头的。
需求量更大的厂子肯定要更大一点,这没有什么毛病。
走精品包装路线的厂子是云山县城原来的食品厂。
这也是因为包装厂已经开在了县城里头。
包装厂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围绕着食品厂精品包装的产品来做的,离得远了会多出很多原本不必要的开支、以及时间成本。
这个决策下了之后,市里头的西施食品厂分厂改造进度一下就快了。
施向南还抽时间去注册了西施食品有限公司。
因为现在不算研发室,她也已经开了三个厂了嘛。
厂子的法人都是她,不存在别人。
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施向南把公司给注册起来了。
这公司一注册,她需要的人可就更多了。
首先三个厂各需要一个厂长、副厂长。
她可以干其中一个,但不可能一口气挑起三个厂长的职位。
首先两个分厂距离比较远,食品厂和包装厂又不全是一回事儿。
而不管是食品厂还是食品公司,招人就代表着在给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对比着国企、国营厂子每况愈下、纷纷下岗职工们的情况。
施向南这一举动,拉了官方的好感的同时,在九河市老百姓的心中印象那也不是一般的好。
分厂是在农历的八月初五,施向南的生日这天放鞭炮正式开业的。
当时市里头那位副市长也到场参与剪彩活动了。
施向南是觉得与有荣焉。
领导能来,那就代表着会一直关注着食品厂后续的发展状况,这也是她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增加了。
责任越来越大,当然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不能再有任何得过且过的想法。
而张秀珍施开阳、唐青娥可想不了这么远。
他们知道连市长都去参加闺女/孙女的分厂开业庆祝活动的时候,那个高兴啊!
市长!
那是多大的官儿啊!
以往他们一辈子可能都听不着几次的大人物。
都亲自来看他们家女娃的厂子开业了!
不过高兴归高兴,他们是没有上过学接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但人的年纪在那里摆着,阅历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