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施向南两人还笑眯眯地齐声夸奖他们两个男才女貌、看着就很般配。
为了今天,施向南还去包了两辆中巴车,就是为了接送远处的客人们。
施开梅和施开凤是她的亲姑姑,倒是不用去接。
两个人都是早早地就来了。
娇娇和君君两个人经过这两年的常来常往,也已经习惯了到奶奶家里了。
施家洼的同龄人他们都认识了不少。
也很愿意到奶奶家里来玩。
没有任何压力,也不会有人嘀咕他们什么的。
每次来都是高高兴兴的。
施开梅和施开凤过来当然不是当客人的,而是作为娘家人里里外外的帮忙。
张秀珍今儿可是新娘子的亲妈,肯定不能让她去干活儿。
所以施向南的大嫂二嫂、还有大姑小姑,她们需要忙的事情还不少。
因为有些事情粗枝大叶的男人是会忘记的、是有可能给搞混了的。
就是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女人是最细心也最不会耽误事儿的了。
总而言之,今天中午的婚宴也算得上是主宾尽欢。
吃过喜宴后,就有人开始发喜糖了。
每一桌每一家每一户都没有忘了给人发一盒。
这在农村里也是比较少见的。
因为他们这儿以前没有这样仔细的。
或者也应该说是奢华的。
大家结婚或者什么大日子也都是称的散糖,喜糖也是见人就发几颗那种。
没有说还给准备红通通的、喜庆的小盒子,一人给发一盒这样的。
施向南家这还是头一次。
结了婚的过来人们都纷纷赞扬他家会做事。
没有结婚的就很羡慕,想着自己结婚的时候能不能也这么弄。
那个纸盒子上头好像还写了字呢。
看着可精致了。
送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离开后,差不多就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了。
又可以开始接着准备晚上的饭菜了。
晚上这一顿就没有什么关系不是那么近的亲戚朋友了。
而是男女双方的亲友至交。
留下来在家里再吃一顿。
这一顿人不多,一桌是坐得下的,施向南和裴永年穿着红色的婚服,也坐在桌上一起吃饭。
裴永年的父母裴学峰和陈老师也都在。
就像他们两人说的那样,要是跑去首都办婚宴,他们又不愿意让同事去,那估计就只有他们一家子吃一顿饭了。
哪有在这里热闹!
而且可能还会因为不肯让同事们参加自己婚宴,搞的双方都不愉快。
人家还会背后嘀咕他们两个不会做人什么的。
到这边多好啊。
太远了,同事们肯定不可能过来。
施向南这儿的亲戚朋友们基本没有认识他们的,见了也就是说一声恭喜、客客气气的点点头笑一下就算是打了招呼了。
不会拉着人说个没完,毫无分寸感。
裴学峰和陈老师就很喜欢这样的交际模式,觉得挺好的。
所以今儿的婚宴,他们两个也是发自内心地觉得高兴。
啥事也不用他们担心、去办事啥的。
施向南家里一大家子人基本上方方面面什么都想到了,周全得很。
甚至连他们两个人他们也都给照顾得妥妥帖帖的。
没有一处不合适。
到了晚上的婚宴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男方这里就只有他们一家三口,但是一起坐在桌上,也没有任何人冷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