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七个人,加上那两个操作机器的技术工,还有施向南本来通过朱大姐招的五个走街串巷的零售人员。
厂子里再加上施向南和林琴,还有个看大门的马叔。
村里还有暂时走不开的施向西、黄家兄弟俩,包括大嫂钱秋雁也可以算上。
等工厂正式开业了之后,他们也要调到厂里来。
全都加起来的话,施向南的厂子目前总共二十一个人。
按照施向南目前的计划,这个人数已经可以开始启动了。
后面发现缺了人手,可以陆续再招收。
村里来的小伙子们有施向华和施向平带领,一个比一个勤快。
很快就把厂子里里外外又收拾了一遍。
设备擦洗、厂房打扫、包括厂子四周的荆棘野草进行清理、厂子到大路上那不到二十米的短短一段路也拿铁锨来回平了。
期间林琴妈还抽空来厂子里看了看。
她在县里最大的纺织厂工作,她看了也点头,说明这厂子虽然小,但的确已经很像样了。
中间还过了一个国庆节,各种执照才全都办了下来。
施向南跟家里人商量过后,给自己的食品厂起名叫“西施食品厂”。
“施”是施家洼的施,也是施向南的施。
西嘛,她们地处大西北,施家洼又在大西北的九河市云山县的最西边。
“西施”又是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一说大家就能记住,响亮。
就连朱大姐听到施向南说起自己食品厂的名字都连连点头。
“这名字好!好听!好记!也有意思!”
正式开业的那天。
施向南应大家要求,去城里买了四挂鞭炮。
寓意四季发财。
食品厂的大门口挂了两挂,厂房门口挂了两挂。
吉时一到,几个小伙子一起将鞭炮点燃。
在一阵热闹的“噼里啪啦”声伴随着被风吹得腾空而起的青烟中。
西施食品厂
正式开业了!
第46章
应大家要求,施向南买的是一千响的鞭炮,能放好一会儿。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即将结束时,厂房里的机器启动了。
按照大家的说法,这也是为了图个好兆头。
因为大家都是新来的看不出能力高低,所以除了两个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之外,施向南没有指定车间小组长、主任之类的职务。
她事先已经跟员工说明了。
按照学历高低,先选一个组长出来指挥大家干活,这属于试用期,半个月后根据表现再作调整。
选出来的三叔家的施向平。
他是高二辍学的,比包括两个技术工在内的所有人的学历都高。
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林琴的工作是要管着仓库的货物进出。
这个工作比较繁琐,需要人耐心、算术好。
施向南跟林琴是高中同学,知道她数学在全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而且前几天施向南住在林琴家,有人来卖瓜子、搞批发,都是林琴在搞这些工作。
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她也算是熟练工了。
她又是正经高中毕业的,继续干这个活儿,众人都没意见。
施向南就守在厂房里看操作程序。
她买下的这个食品厂房里的设备是包括了十个立式煮面炉的。
这玩意儿很能装,加了水龙头和排水阀,用煤气或者是用电都可以启动。
方便、节能、好操作。
有了这十个立式煮面炉,施向南就不用再买最大号的锅、更不用砌灶台了。
在这里也不用操心柴火之类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二哥还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