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扇个试试!”

刘荷花和曹怜关系不错,上来拉住了她,“行了,都是一个大队的,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少说两句,听说下午还开会了,今天的事肯定是大家投票决定的,找大队长也未必管用,下面还有呢,大家都安静点,先听广播吧。”

果然,大队长重复播报完第一条,又念了第二条,大家这下更沸腾了,这次却是家庭贫困的人蹦了起来,有一个甚至忍不住抹眼泪,“太好了,等咱们大队有了学校,不仅能给贫困生免一半学费,还能让家长干活抵钱,这个好啊,这个好啊,我家娃以后也能读书了!说不准我家也能出个工人呢!”

秀儿她爹也忍不住抹眼泪,他家实在穷,每次石头和秀儿在地上写写画画时,他眼睛都一阵发酸,觉得是自己没本事,孩子才读不起书。

现在好了,只要他们多掏力气,他们家娃也能读书了!这个消息,简直比养殖厂招工还要让他高兴。

要是放在别的大队,听到这个消息,肯定没他们大队的人高兴,不得不说,还是傅北给大家做了一个好榜样,因为他成了工人,哪怕只是临时工,一个月也能赚二十一块钱,他们一年到头能有二十一都是好的。

他一个月就赚来了,通过傅北,大家都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这个消息,才格外让人振奋。

还有人唱衰,“养殖厂还没正儿八经开起来呢,学校更是没影的事,大前年咱们大队就说要建学校,都两年了,还没个影儿,这次未必能建成。”

一下还真是,大家的兴奋劲儿这才散去些。

大队长重复两遍后,又播放了第三条,这下,让女娃读书的人家,高兴地蹦了起来,“啥?养殖厂招工时,让女孩读书的可以加分,哎呦喂,这可太好了,我闺女在读小学呢,我儿子可是正儿八经的初中生,这一加分考上的几率,可不就大了。”

大家更是艳羡地看着崔老太,“崔大娘,你家小曼是不是也报名了?她也初中生,哎呦,她还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咱们大队一共就两个女娃,初中读完了,后勤要优先录取女娃,这下你家娃可出息了,这可是工人哦。”

陆小曼她娘陈素云,也高兴坏了,她虽然给闺女报名了,却也知道竞争有多大,原本以为自家女儿没啥希望,这一改,可不好极了,她兴奋地手足舞蹈,“这个改革好,这个好!女娃能优先录取,这也太好了!我闺女也能当工人了。”

说的就跟陆小曼已经考上了一样。

崔奶奶眼皮跳了跳,瞪了陈素云一眼,陈素云这才收敛了些。

经过这三个改革,崔奶奶算是看明白了,他们大队长也是重视教育的。

刚刚乍一听消息,她还有些后悔同意让小曼上高中的事,仔细一想,也没啥可后悔的,她上了高中,日后只会更出息,反正这次她儿子也报名了,他也是初中生,因为家里的女娃读书了,还能加一分呢。

多好。

她笑着回道:“我家小曼只怕是没福气了,她想和小言一样读高中,既然孩子想读,家里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呀,我们家可不是那等子偏疼孙子,不管孙女的,这女娃读好了,不照样出息。”

其他老太太都觉得她脑子被门夹了,这个节骨眼让孩子跑去上高中,可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多浪费两年的学费不说,还丢了工人的名额。

陈素云同样这么觉得。搞不懂她婆婆咋想的,好不容易小曼考上的几率变大了,她咋就非要搅黄?

整日就会惯着那个死丫头,现在那死丫头都跟她不亲了,弄得活像她是后娘。她那么费心费力地给她张罗亲事,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死丫头,她可是托了最好的媒人,挑的还是他们大队最有出息的崽,为此还虚报了年龄,结果这死丫头愣是不同意相看。

哎呦喂,真不能想,越想越生气。她甚至觉得,这个婆婆就是来克她的。

章老太却巴不得崔老太让孙女去上学,她小儿子也难得读完了初中,这次也报了名,因为没让女娃读书,已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