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2)

告诉了王氏,王氏立刻就让人安排住的院子。

“我想着,要让舅母他们住着习惯,就把东边的院子给舅母住,那边有三进呢,景致也好,舅母他们想要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赵氏只有一个儿子,是李煦之的表弟,名字叫做宋昭,从小也是读书,只可惜到现在都没有中秀才,倒是宋昭的儿子宋青玉,小小年纪,读书很是不错,如今都成了秀才了,宋青玉也才十五岁。

这个年纪能中秀才,很是不错了。赵氏这个当祖母的,把全家的希望都放在了宋青玉的身上,如今中了秀才,觉得家里的先生或者是教学质量远远比不上京城,为了孙子的前途,她就带着一大家子上京城投奔自己的外甥李煦之了。

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几辆马车不紧不慢的走着。

在中间的一辆马车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和三个年轻的小姑娘,最大的也快及笄之年了,最小的也才□□岁,这三个姑娘都是这老妇人的孙女。

最年小的姑娘挽着老妇人的胳膊问道:“祖母,表叔叔家里大不大?京城好不好玩?”

那老妇人正是赵氏,听到小孙女的话,心里一阵心酸,想当年,他们宋家在京城,不是说多显赫,可是也是一等一的人家,可是如今却连孙女都从来没有进京过。

“京城大着呢,自然好玩的也多,你表叔叔家里是侯府,是前朝的豪宅,自然是大的。”赵氏说道。

她还记得自己以前去过一趟长安侯府,比他们宋家要大多了。

而且,这几年下来,每次外甥送的节礼年礼都特别丰厚,也间接的让他们的日子过的好些了。

赵氏的三个孙女,分别叫宋伊,宋霜,宋珊,都是第一次进京,对于京城的向往,也是正常,毕竟京城是天子脚下。

投奔的是表叔叔,还是侯爷,以前在家乡的时候,别人知道她们家有这门亲戚,都很是羡慕,尤其是每次送来节礼,那些衣服料子都是京城时新的,裁了做成衣服,别人都会眼红呢。

小姑娘宋珊关心的是玩,而大姑娘宋伊则是担心自己过去了,哪里做的不好,不讨人喜欢。

“祖母,表叔叔家里有个表妹,是不是和三妹妹差不多大?也不知道她性子怎么样。好不好相处?”

赵氏道:“侯府的姑娘,又是最小的,肯定养的很娇,不过咱们只要守着规矩,也不怕什么的,你们记住了,虽然咱们是寄居在侯府,可是要是妄自菲薄,那就是失了骨气,但是也不能处处拔尖要别人的强,那样祖母可是不依!”

三人都忙应下来,对于京城的住所既激动又向往。

赵氏想着在老家的时候,和二房那边的关系不怎么好,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投奔京城的外甥了。

本来孙子青玉考上了秀才,能够进当地的一个很好的书院,只是二房也想让自己的孙子进去,于是就把那个名额给占了,赵氏大怒,差点没有和二房撕破脸。

为了孙子的前途,她就想着进京城,虽然老家的书院够好,可是哪里能和京城的比?

外甥是长安侯,人脉有,还当着大官,虽然现在丁忧了,可是找个好的读书的地方,也不是那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