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2)

舒裳晚打起精神,面上含笑,目光依恋,万般珍惜地抚着肚子,看着就像与心爱之人孕育子嗣的寻常姑娘。

说了一会儿,孟桓启便找不到话题了,低头默默喝茶。

云镜纱目光落在桌上,“娘娘喜欢吃橘子?”

舒裳晚很是敷衍,“最近胃口不好。”

云镜纱拿起一个橘子,剥了皮,酸涩感瞬间在鼻端蔓延。

她掰了一瓣放进嘴里,略微一顿。

余光里,舒裳晚已经又拿起了一个橘子,吃得眉眼舒展,津津有味。

云镜纱面不改色地吃完嘴里的橘子。

刚咽下去,太后便到了。

她若无其事把橘子放下,起身见礼。

太后依然是初见时的慈祥模样,给她免了礼,忙对正被宫人搀扶起身的舒裳晚道:“快坐着,你身子重,别多礼了。”

舒裳晚又笑着坐下。

除了第一次,云镜纱来慈宁宫都是点个卯,也不用她说什么,只管坐着喝茶听太后说话就是了。

今日也不例外。

太后穿着厚袄子,头戴抹额,哪怕是在烧着地龙的殿内,手里依旧捧着手炉。

李嬷嬷站在她下首,再往后便是汝桑。

云镜纱扫了一眼便收回视线,低头饮茶,余光却注意着上首。

太后笑盈盈地与孟桓启说着话,眼中慈爱不似作假,仿佛前些时日的一场刺杀都是她的臆想。

聊了片刻,都是些老生常谈,见舒裳晚面露疲惫,太后便放了人。

舒裳晚大概是真的不舒服,出了慈宁宫与孟桓启打了声招呼,坐上轿撵回凤仪宫去了。

孟桓启拉着云镜纱上了銮驾。

长极宫内,高德容奉上茶水便退下了,云镜纱终于松了口气,喟叹道:“太后可真沉得住气。”

硬是没替舒家说一句话。

前几日,有人敲登闻鼓状告舒家诬陷应家谋逆,当天下午,便有学子聚集在京兆府前,宣称彻查应家一事。

比起容家以藏书多著称,应家乃是真真正正的书香门第,百年世家,深受大周学子尊崇。

先帝还是默默无闻的皇子时,应家长女被赐婚于大皇子,有这样的世家支持,大皇子无疑是最有可能登上储君之位的皇子之一。

可惜后来大皇子谋害君父被诛,应家也以谋逆之罪论处,满门被斩,令天下学子为之扼腕。

读书人最是热血,如今听闻应家乃是被陷害,自然坐不住。

孟桓启替云镜纱斟了盏茶,眉眼沉静,“若是沉不住气,她今日也坐不上太后之位了。”

云镜纱吁了口气。

哪怕她习惯了装模作样,但今日一见太后,仍忍不住心中发寒。

明知眼前的人并非自己亲子,甚

至因为他亲手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后依然能笑脸相迎。

云镜纱琢磨着,她面上虽然笑着,但心里或许恨不得把孟桓启千刀万剐吧?

能忍常人所不忍,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这位舒太后着实厉害。

越发警惕这位太后娘娘,云镜纱饮了口热茶。

“朝堂上怎么样了?”

孟桓启:“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应家当年帮助的学子不少,当时未能相助,想必心里也有遗憾。”

他垂着眼睫,“如今那些人,可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

有的成了大儒,有的就在朝堂,有的开山立派,招收学子,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还有他在背后添火……

孟桓启润了润喉咙,“今晨朝会,朕已令大理寺主审,刑部与御史台协助彻查此事。”

云镜纱闻言嘴角轻轻上扬。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迎来了今日。

景哥如今就在刑部,他筹谋此事多年,定不会让舒誉躲过去。

“平逸如何?”

孟桓启回:“他在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