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拍过两三年戏,却没挣得一点儿名气,终日奔于各类奇奇怪怪的剧组,接奇形怪状的小角色。

当《无辜者的罪行》的选角导演联系他时,林渝遥都以为对方是打错了电话,久久不敢相信这个从天而降的惊喜。

他顺利的通过试镜,进了陈学民的剧组。

见面时他没忍住,问陈学民怎么会找他来演。

陈学民慈眉善目,语调平缓的解释:“我很喜欢你在《孤独症候群》演的那个角色,特别是最后死前的那个眼神……”

原来如此。《孤独症候群》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一部电影,它的灵感来自于NHK的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社会》讲述的是一群和任何人都没有联系的群体的真实人生。

当时有个叫刘若男的导演看了以后深受启发,就拍了《孤独症候群》,它分六个片段,讲述了六个不同的人的遭遇,相同点都在于孤独。

这是部小成本的片子,连公映的资格都没。林渝遥饰演的是一个落魄轻狂的作家,一生碌碌无为怀才不遇,最后死在了海港口的卸货区,身边是散发恶臭的垃圾桶和嗡嗡萦绕的苍蝇。

最后一幕是林渝遥躺在雨后的地面上,污水浸透衣服,打结的长发遮住了半张脸。他看着蔚蓝的天空,眼睛却再也没眨过。

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在一个雨后清晨死去了。之后会怎样呢?或许苍蝇都不愿光顾他脏污身体,扔进海里鱼群也不愿食用他伶仃消瘦的肉体。

他生前对社会毫无用处,死后亦是。

林渝遥是这么揣摩这个人物心境的,和他自己的演戏生涯何其相似。他用最后的那个眼神隐晦又直白的透露了。

他没想到陈学民看过这部粗制滥造毫无逻辑和故事性的片子,一时有些羞赧,又十分感激,连连道谢。

林渝遥在《无辜者的罪行》里饰演一个懦弱愚笨但又坚韧顽强的小警察,顾寻是主角,一个天才的反社会犯罪分子。

进组第五天,林渝遥才见到男主角。

顾寻当时已经名声大噪,出演过不少佳作。陈学民介绍他们认识,林渝遥在衣服上蹭了蹭手,然后伸出去:“你好,我是林渝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