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调戏殷红豆那一出, 他便没有顺利讨到主意。

此事僵持了几天,薛长光都听说了,他便来了庄子上找傅慎时请教,他知道, 傅六一贯多急智。

他们从前一起吟诗作赋, 还有谈论刑诉案件, 傅慎时永远是速度最快的一个。

薛长光从傅慎时这里得了主意,快速回了城,去了十王府,找二皇子。

二皇子正与六皇子和乔三在书房里。

薛长光去时,便将写下来的主意递给了二皇子和六皇子轮流阅览。

纸上说,托官船带东西,并非稀奇之事,长公主的儿子托带的既不是朝廷严令禁止之物,若大皇子的人,偏要拿这一点攀咬,则二皇子这边,也使人随便指出几个大皇子手下党羽族亲“走私”之事,不论此事真假,但凡有了人证录下的口供,刑部便有权利去拿人,或是搜查。

真要搜查起来,京城里能不被搜出越矩之物的家族,十不足一二。

根本没有人敢说自己“清白”的。

这一举虽然会得罪不少人,但大业向来是法不责众,事后皇帝不过是严词说几句,实则不会产生什么后果,这点儿大家都心知肚明。届时二皇子再让刑部尚书向同僚诉苦,说是大皇子之人刻意为之,害得他不得不搜查众家,甚至自己家中也受了牵连,大皇子便能成为众矢之的。

顺势而为,反咬一口,一箭双雕。

二皇子与六皇子看完了信中的分析,皆抚掌撑妙!这主意太剑走偏锋,即便他们两个手下有人想到了,只怕没有这个胆子提出来,倒也真只有薛长光这样心性的人敢说。

乔三这厢刚刚禀完了事,正好又碰上了薛长光过来送这样一封信,当即同六皇子笑道:“薛公子足智多谋,殿下您再也不需要让小的去找那殷栌斗了,小的在那边受气不是大事,只怕让您没脸。”

六皇子与傅慎时心底到底是有一个结在,前几天好不容易瞧得起傅慎时,派了乔三去传话,没想到傅六一点面子都没给乔三,他与二皇子心中都是不快的。

这傅慎时,有些恃才傲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