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哪种人都可以进行教育。是这样的,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有类’的,就是说,授受教育的权利,把持在少数贵族的手里了,这样解释应该是没错的呀。”

“那【因材施教】呢?”

“孔子曾经批评他一个不用功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因材施教则是根据不同人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来选择适合每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长处,弥补不足。”

李壹诚指了指卷子:“你看,答案是说,有教无类即教育使人不分高低贵贱。两者矛盾了。”

时鹤生接过来一看,果真是这样。

他皱了下鼻子,突然有些不确定:“我是按这个讲的吗?”

男生有些紧张地点了点头。

“好,我知道了。下节课我会把这个重新讲一次,你不要看这个答案了,答案有时候也不一定正确。阅读的概念还是多联系上下文。你能提出来这个点很好了。”

“好。”李壹诚听到他的话,微微有些耳廓发红,问:“老师,你要下班了?”

“嗯。你还有问题吗?”时鹤生把笔合上放下,讲完题又恢复了那副不近人色的样子。

“没有了。老师再见。”

时鹤生站起身,看着这个同学的样子,想起了傅禹在校的时候。从不提问、从不质疑,也从不回答。

但他只是懒得管别人。

而如今填鸭式的教育有时候弊端就在这里,能提出质疑的人都是用了心的,他默默地写了个便签,提醒自己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