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各色车辆,马车牛车骡车,或是百姓推着的独轮车、两轮车送货,也有穿着质朴的村民挑着胆子、背着背篓行色匆匆赶路。
要么是去熟悉的坊间摆摊叫卖,要么就是去东西两市,大多数都是前者。
去东西两市卖货,凡是占了路边地方都要收五个铜板,坊间街道只收三个,奉元城外的村民要是挑着筐进城卖自家的货物,多是去坊间划算些。
往西市去的路,汤显灵有记忆,可能在过去二十年日子里,去西市给家里跑腿买东西对五哥儿同姐姐们来说都是像玩一般。
从宽大的主路走半个多小时到西市,往东市去就远了。
要是累人,其实还可以坐‘出租车’。汤显灵看着路上不时来往藏青色油帐棚顶的骡车,骡车前挂了红色布条坠着大铃铛,这就是时下的‘出租车’了。
招手即停,而后跟车夫商讨价钱,这等车一般都是往各坊主路口送,不进坊里,车资不贵,三四文钱,看远近是否带了货物定。
汤显灵揣着蒋芸给的几十个铜板没舍得花钱,他靠十一路自己送自己去西市,一路上很新奇,看什么都有意思,春日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别提多舒服了。
还没走到,不远处正街已经人声鼎沸人多了起来。
汤显灵脚步加快,到了西市入口,进去街道跟各坊正街差不多宽,但里面都是铺子,叫卖的吆喝的挑着货的络绎不绝的热闹。
西市由好几条街道组成,都是干营生的买卖。
汤显灵一路往进走,他来得早,食肆铺子还在卖朝食,都是香味,浓郁厚重的肉香,还有芝麻饼才出炉的香气,这边铺子门脸很大,最小的就是汤家汤父自豪的大两间铺子那般大小。
还有二层楼的酒肆、连带着后院住宅的大客栈。
什么胭脂水粉绫罗绸缎首饰铺子,还有一些‘西洋’花样摆件,汤显灵看的一愣一愣的,要是他没看错,那多宝阁架子上的摆设是个手持弓箭的小天使?
“小夫郎瞧着那摆件可是想看看?”铺子里伙计和善笑着搭话,二话没说先取下了摆件递过去,嘴上说:“您可真是好眼光,这件是文定二十年外出船队回来时捎带的花样仿品,说是这娃娃是外头小国的小神,专保佑姻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