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因为这是媳妇儿娘家给的私房钱,哪能充公,但他也怕因为这事,后头俩哥哥知道了,到时候闹起来。

因此只能这么办。

回去后,汤巧把十二两银子这事跟婆母公爹说了,想着交六两,她小家留着六两也行,但没想到公爹婆母是一分钱都没要。

“咱们林家在村里也是实诚人,干不出来掏儿媳妇娘家补贴私房钱的事,你爹去了,三郎同你一起奔丧,这是他该干的,那是你娘、你弟弟心疼你,给你留的体己钱,你收着。”婆母说。

公爹在旁点点头。

这钱过了明路,汤巧听闻爹娘说的话,也安心了些,之后她要是动这个钱,也不怕被大嫂二嫂知道了。

结果

当天晚上,林家就闹起来了,为了三房十二两银子,一闹还是闹了好几日,不是大声吵吵那种,说酸话、闹性子,小孩子们都有些抱团、斗嘴,不跟三房的玩。

‘那是我外祖母给我娘的钱’。

‘那我娘带着我编草席卖的钱,买了饴糖你吃没吃’?

‘鸭蛋你吃没吃’?

‘凭啥你家不用给’。

‘爷爷奶奶就是偏心你们,哼’。

十二两可是大钱数,哪怕明知道这是汤家给外嫁女的钱,其他二房还是酸还是想要一些,说起来不占理,但是能得点银子,有实实在在好处拿,也值了。

要是掰扯起来,大房二房也有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