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娘怎么也没想到,童二丫会提出这样的意见。

但……她没有一点犹豫,便浅笑着转头问周父周母,“爹娘,委屈你们几天,等再建一个屋子出来就好了。”

周父周母都是好说话的人,闻言,当然是同意了。

周母,“好,我们屋子刚刚收拾好了,玉娘和二丫过来吧。”

从始至终,童父童母都没有出来。

这场因为他们而起的矛盾,他们只当听不到。

周娇娇躺了一个时辰就起了床。

两个孩子还在睡,她没吵醒她们,轻手轻脚地出门,关上房门。

“娘,你也起来了。”

她一出门便看到周母也起来了。

周母满脸笑意,“嗯,老了,没多少瞌睡,睡不着了。”

“那行,我们一起去做饭。”

她挽着周母的手,二人高高兴兴地出了堂屋,厨房就在出门后的左边。

周大山和周父也陆陆续续起床。

周娇娇指向厨房内原本能坐下八个人的四方桌,“爹,大哥,你们现在还是赶紧先做一个桌子几个凳子出来吧。”

之前没想过童家一家人要来,现在人多了,挤不下了。

周父应下,正准备去弄木头的时候,周娇娇突然想到什么,道,“等等,爹,不如我们做个大圆桌吧……”

说罢,她小跑进屋,拿了孩子们的纸笔,画了一个圆的转盘桌子模型,中间以一个圆柱做轴,应该可以像现代的圆桌一样转的。

“爹,大哥,你们看这种的能不能做?”

“我们试试。”

周父和周大山拿着图纸研究去了。

周娇娇和周母便开始做饭。

“前几天你们辛苦了,居然挑了这么多大米进来。”

周母看着几箱大米,开心不已。

“是啊,哦,对了,昨天章仁他们买的糙米洒了很多,他们的粮食应该不够……”

她又看了看自己家里的两百多斤米。

抿唇考虑一件事。

周母见状便猜到了,“你想给他们一些就给吧,其实等过段时间,咱们还是能出去买米的。”

以后就只有她们几家人做邻居了,是该互相帮助的。

周娇娇点头,装了五十斤大米,叫上刚刚起床的吴玉娘,二人商量了什么事儿后便抬着往王叔家去。

此时,王婶婶和刘长舌也在做饭,章仁和陈发在弄木头,应该是要给刘长舌家再修一个房间的。

原本王婶婶家是两个房间,现在应该是王叔王婶婶一间,张慧芋儿一间,章仁睡堂屋地铺。

陈发家急需一间房。

“小周,大山媳妇儿,你们这是干什么?”陈发现看到了她们,忙过来帮忙。

只是他一直是个抄书先生,手上力气也不大,搬五十斤米有些费劲儿。

王婶婶和刘长舌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周娇娇喊道,“王婶婶,刘嫂子。”

二人这才出来。

王叔也从屋子里出来,看着她们搬来的东西露出讶异的神色。

周娇娇打开盖子,里面又白又饱满的大白米惊呆了他们。

“我和大嫂之前便想着进山打猎的时候中午在这儿煮饭,有时候不回去晚上也能在这儿煮饭,所以屯了些米。

但是你们已经很久不进山了,且昨儿个买的米也洒了很多,所以就给你们拿一些过来。”

王婶婶哎呀哎呀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刚刚和刘长舌在厨房的时候也是在为只能吃几天的米发愁呢。

周娇娇这些米拿来,他们应该能吃上大半个月了。

刘长舌笑着道,“娇娇,你可是我们的大救星啊。谢谢你。”

周娇娇,“刘嫂子不必客气,正好我们有事儿请你帮忙呢。”

刘长舌疑惑地哦了一声。

“陈大哥抄了那么多书,是个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