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参
4:“绿萝缘玉树,光曜粲相晖” 出自曹植的《苦思行》。全诗为:
绿萝缘玉树,光曜粲相晖。
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
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
中有耆年一隐士,须发皆皓然。
策杖从吾游,教我要忘言。
第24章 第24章
虞君?
荀彧心念微动。
虞为著姓, 已是数十载前司隶虞栩尚在时的事了。
世殊时异,如今陈国虞姓虽未至于沦落寒门,亦久不闻蓝田生玉……
不。
荀彧的思绪陡然中断。
一个来自不久前他曾读过的、由广陵太守陈登亲笔所书举荐信中的名字, 跃然眼前。
他嗓音放轻,含笑道:“熊公子所言虞君,可是陈国虞子至?”
闻言,稚子那乌漆漆的瞳仁倏然放大了。
曹熊呆呆地望着荀彧那神情温和友善的面孔,心里油然生出一缕似对阿父时的敬畏来。
荀先生不但能看穿他刚准备藏好的小秘密,还早就认识那么美的虞君了!
“阿熊快过来。”
恰在这时,与曹植正说着悄悄话的曹彰看见了阿弟被荀先生问话的场景, 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立即将阿弟唤走了。
“喔,喔。”
曹熊这才从恍惚里缓神,小心翼翼地看了微微笑的荀彧一眼。
得到对方轻轻的颔首后, 他才敢缓缓挪动脚步,然后越走越快, 直到小跑起来。
就刚刚一小会的功夫,荀先生不会发现了什么吧?
见荀彧淡笑如常、并未阻止他召唤曹熊,曹彰乱跳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 他们也没做什么大坏事,就算真叫荀先生知道了也不妨事吧。
曹彰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下意识地就想将虞君的事藏起来……或许纯粹是想顺着选择不告而别的虞君的心意。
顾不得多想,曹彰很快发现, 在自己将懵懂的阿弟叫过来后, 荀先生仍平静地注视着这个方向。
他有点紧张, 不免带着几分欲盖弥彰地揽住了阿弟的肩:“莫愣着了, 吾等当归矣。”
这倒是大实话。
要是在荀先生府上待太久,别说丕兄不快, 在家等着的阿娘也要着急阿熊的身体。
不过在心不在焉下,曹彰揽曹熊肩头的力度稍微有些大,换来不明情况的幼弟的小声抱怨。
“阿兄,背甚痛。”
尽管不太舒服,他也没有挣开哥哥的手臂,只是老实巴交地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知晓了知晓了。”
曹彰立即松了手,轻轻推搡着曹熊的背,几步追上了弟弟曹植。
然后一同跟在二哥曹丕的身后,离开庭院,从正门登上归家的马车。
荀彧注视着小公子们鱼贯而出,才召来仆役:“方才,院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不出他意料的是,早被曹彰驱退的几人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退下吧。”
清楚他们无法违背主公公子的命令,荀彧自未惩治他们。
他踱至曹彰三人骑坐的夯土墙前,倒非失礼地越墙窥探邻人,只仔细观察了墙土一阵。
不难看出上面有许多新鲜的攀爬痕迹,让攀于其上的藤蔓也显得凌乱除此之外,并无异样。
不似发生过男子擅自翻越院墙,主动逗弄小公子们的情形。
荀彧彻底放下了心。
那便真是活泼的小公子们自行设法登至墙头,又恰好遇见那“甚美”的虞君,主动攀谈了。
思及此处,他于原地稍作考虑后,并未原路返回书房。
而是命人将案上剩余的书信连同笔墨取一部分来,索性趁天光尚亮,直接在庭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