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临垂眸。

他仔细回想了一番当时的感触,很快断定,也并不存在能让荀令君感到怜悯的情况。

实质上,他从没有开怀大笑,也没有悲伤落泪过。

当观看过去的影像资料时,也很难理解同类在做出这种夸张的表情时、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情感波动。

或许是绝对的理性,远比不稳定的情感更能帮助人类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

也或许是在失去了所有可以进行沟通的同类后,他彻底没有了表达出所谓的‘情绪’的必要。

不过虞临从不认为,自己的生命犹如一潭死水。

或者说,即便是腐臭的死水,在他眼里也拥有哺育浮游生物的可取之处。

他之所以沉迷种植,是因为亲眼目睹种子从受污染严重的废土里萌发绿芽,能让他感到一阵平静和满足。

荀彧默然聆听。

他望向虞临的目光极为柔和,面容似冷玉被曒日所照,渐渐染上暖色。

觉察虞临在静静观察自己的神色后,他很快恢复了浅淡而温和的笑,抚掌道:“子至所言,极是。”

竟然成功说服了这个道理多的荀令君?

虞临既有些惊奇,又有些佩服自己。

再反复确认过那熟悉的笑弧当真是回到了荀彧的面上后,他便安心地抱着两座由书简组成的小山走了。

在之后的时日中,已回官渡的曹丕自然未曾再来,荀衍与荀悦亦不知为何,未再在书房露面。

荀彧频频往返宫中,事务愈发繁忙,自不用提。

已经确定就业、只等主公最后批复的虞临亦安心埋首书卷,记诵和整理所需内容。

唯有用膳食时,双方才会碰面,有礼而简短地交谈几句彼此心照不宣下,荀彧自是再未开口提议虞临回“家”探望一事。

等虞临将荀彧家中的农务相关的书籍全都倒背如流,百无聊赖地开始读其他书目时,耿侍中后院的蒲桃则彻底熟了。

虞临盯着那紫绿相交,玲珑剔透的果实看了会,心想那三只幼崽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不过真正喜欢蒲桃的,似乎是最不喜欢自己的曹丕?

虞临思绪散漫。

蒲桃的成熟很快便成了吉兆当晚,他所期待的、那封由曹操亲笔批示的‘录用信’,终于由信使带到了。

第37章 第37章

荀彧作为尚书令坐镇许都, 自是每日都要与同主公曹操通信数封的。

关于虞临,曹操的批复极为简短。

得到荀彧的许可后,虞临还拿到手里, 亲眼看了一遍。

这显然是张附于正式信件下的别纸,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不知是书墨本身如此,还是潦草写就导致。

连虞临辨认起来,都感到有些困难。

荀彧察觉到了他微蹙眉宇间的难色,便主动取回,轻声替他念出主公的批示:“善。既是文若所荐, 何不一同辟入司空府为掾属,待三年后一并考绩?”

从此时此刻起,原本无官无职、甚至连出身都未经过验证的虞临,便正式成了汉司空曹操府下属官之一, 并暂领闻喜县县令一职。

虞临面上不显,视线落在荀彧亲自替他取来的印绶上, 心思却已经飘开了一点。

他想,不愧是荀令君。

不仅精通哄幼崽的办法,还极得曹操信任:尽管素未谋面, 仅凭荀彧的三言两语,曹操便爽快地通过了对方的提议。

他的选择果然无错。

荀彧不察虞临正光明正大地走着神,见对方一直目光灼灼地盯着印绶, 便以为那平静无波的容仪下藏着期许和雀跃。

他不禁莞尔。

心念微转间, 他已下意识地将印绶拾起, 伸手接近了虞临。

虞临的视线缓缓地跟随着他的一举一动, 起初并未意识到荀彧的目的。

这么多天的朝夕相处,令他对荀彧的一些过度亲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