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豆腐吧。”柳秋红道。
村里有那么几个盼着人家里吵架的,这要是让熊锦平过去学篾活,指不定那些王八犊子会说些什么。
宁归竹都行,点点头道:“学豆腐做法的话,家里的成品豆腐够吗?”
“够的够的。”王春华道:“今儿弄了好些呢。”
她特意回娘家一趟,也是为了给那边家里送点豆腐过去尝尝。不只是她娘家,柳秋红娘家那边也送了。
闻言宁归竹就放心了。
他走出院子,招呼了声在不远处啃草的骡子,“馒头,回家了。”
听见招呼,馒头立即跟了上来,一人一骡子往家里走了没几步,在院子里趴着的两只小狗又迎了出来。
宁归竹摸摸它们的脑袋,“真乖。”
听到夸奖,小狗的尾巴甩得飞快,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
宁归竹回到屋里,第一时间把它们的饭准备好了,免得娘他们看见这仨吃糙馒头又心疼花销。
弄好三只的晚餐,又将鸡鸭关到笼子里,熊家人也带着豆腐过来了。
宁归竹看他们热热闹闹地来,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今天准备教给熊家人的,是豆腐干和豆腐泡。
前者常见做法是卤制,不过香料花销有些贵,宁归竹准备教盐水晒制法,这样弄味道上会比卤制差些,但材料便宜啊!
后者没什么稀奇的,就是油炸,炸过的油还是可以拿来炒菜吃的,应该也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
在这种事情上,熊家人都听宁归竹的,他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忙活。
一家子忙活得热火朝天,孤身在外的熊锦州盯着劫道的人啧了一声,问旁边的手下,“我最近名声变好了?”
“……变好了不好吗?”
有一说一,自从熊锦州有夫郎之后,大家对他的改观速度飞快,坊间流传的有关熊锦州不能嫁的传言也一天比一天少,好些只是碍于名声拒绝讲亲的人家都懊恼着呢。
熊锦州视线落到对面的人身上,拎着刀翻身下马,“我觉得不是很好。”
这都有人敢劫他的道了,以后说不定也会有人不怕他,跑去欺负他家竹哥儿。
对面那几个人看见马上其他人都没动,底气足了些,拿着棍子就冲了上来,结果几乎只是几个眨眼的时间,那群家伙就躺在地上“哎哟哎哟”了。
熊锦州连刀鞘都没出,踩着人后背蹲下来拍了拍对方的脸颊,奇怪道:“就这点本事,谁给你的胆子在安和县抢劫的?”
他们家县令可是有战功在身上的,跑来这里当县令纯粹是有钱有闲,开始琢磨年少时的志向。
那人被踩着,叽哩哇啦一顿骂。
熊锦州没听懂,抬头去看马上其他人,“这哪儿的方言?”
安和县在长平治下,说的都是官话,这种含含糊糊的调儿还是第一次听。
带着马过来的一群捕快也听不懂,不过他们穿着捕快服,这几个家伙还敢上来抢劫,要么就是冲着他们来的,要么就是平日里猖狂惯了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头儿,拴马后面带着呗。”马旺提议。
“行吧。”
出门在外,麻绳自然也带了,几个捕快将人捆了,重新上马,牵着人继续往前。
好在这会儿距离他们的目标镇子已经不远,一群捕快也不是以折磨人为乐的,溜溜达达地在太阳下山之前走到了镇子上。
县衙在每个镇子上都有歇脚的小院子(陈县令私产),一群人把人关进空荡荡的柴房里,收拾的收拾,去买晚餐的买晚餐,没人把那几个劫匪放在心上。
歇息一晚,留两个人在院子里守着劫匪,熊锦州带着人先在镇子上贴了告示,给人讲了半个时辰,确定听到的人够多之后,就带着告示往周边村里去。
前朝奢靡,文人之风盛行,对女人哥儿管得也多些。
就算经过战乱好了许多,还是有不少不把女人哥儿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