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泽西心头猛突,一时间没能回应。

这并不是一个小项目,而且和他们公司做的东西完全不在一个方向,哪怕都是基于全息潜行技术,一个是游戏,一个是医疗,在很多细节上都相去甚远。

姚泽西没有办法立刻给出答案。

那个人洞穿了他的犹豫:“我辞职。”

姚泽西眼皮一跳,赶紧先把人留下。

他想了很久,也找童茜茜和陈方直聊了很久,久到江行已经按耐不住把办公室的私人物品做好了打包。

最后,姚泽西终于得出一个几乎是感情用事、仿佛英勇就义一般结论

他们最初的团队,少了谁都不行。

经过高层内部会议投票表决,公司决定彻底改变研发方向,在维护已有游戏运营的基础上,将剩余的所有财力物力投入康复系统的开发。

不少人选择了离开,上至资方,下至职员。

那是一个无底洞。没有人看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

康复系统开发项目启动初期,一切都糟糕透了。

技术加班加点,运营焦头烂额,童茜茜和陈方直也把婚礼一拖再拖。

幸好米稻父母在相关领域拥有不少人脉,才让他们的研发蹒跚着渐入正轨。

那段时间,姚泽西几乎没有见江行睡过觉。

除了去医院,江行永远在电脑前。

那时候,姚泽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个人为了米稻,到底能有多拼命。

也正是那段时间,他真正见识到了这个人令人敬畏、甚至敬畏都变成恐惧的实力。

仅仅九个月,第一套复健系统开发完成,速度惊得姚泽西差点去申请吉尼斯。

他于是立即申了专利,并让童茜茜配合着做宣传推广。

意料之中的,医疗相关企业蜂拥而至,沉默数月的公司也跟着起死回生。

很久很久以后,姚泽西每每回忆起那段地狱一样的日子,都会忍不住想:下一次分配项目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把给江行的工期再缩短一点……

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他们将米稻最熟悉的游戏环境载入系统,希望让米稻通过剧本通关的方式,逐渐激活复健各部分脑区。

但第一次尝试却失败了。

不仅没有起到复健的作用,就连第一轮游戏中产生的记忆都没给米稻留下。

作为主人公进入游戏的米稻玩得太顺利了。

有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他们一起设计出来的游戏路线可能有很多个,主人公的结局也会因为玩家的各种选择而不尽相同,可玩性和训练性都很高。

然而,米稻是编剧。

不管系统做出怎样的修改,身为主人公的米稻都可以非常轻易地找出最快最优的游戏攻略路线。

就好像在不断重复眨眼睛的简单动作,对复健毫无益处。

姚泽西看着屏幕里一脸得瑟尾巴都要上天的小稻米,无奈地对江行说:“这家伙,真是不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过了。”

同样望着屏幕的江行没有回答他,只是眼角嘴角挂着久违的温柔。

姚泽西那一瞬间突然很内疚。他不该在那天发现这个人喜欢小稻米时,说那些阻止的话。

哪怕在这个人留学的那段时间里,他听小稻米说了N+1次的“小行有喜欢的学姐”,他都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察。

他向江行道歉,江行却说:“你没错。”

两个人的感情,终归是那两个人的事。

姚泽西不再能说些什么。

他们修改了程序。

他们将米稻设置为重要配角,通过系统颁布助攻主人公通关的任务,并且为了引导各种脑部机能复健,禁止人设崩坏行为,让米稻按要求作出反应,以达到定向训练的效果。

二次投入成功,米稻的大脑得到了更多的激活。

姚泽西还记得,第一个剧本进行时,江行时不时就打开脑成像监控屏,看着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