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1 / 2)

陆诗邈把照片摆在桌面上,“我想问一下,你或者你认识的这个学长有没有见过这两个人?”

“我认识他。”孙沁指着刘某。

“他在一家奶茶店打工,我经常看见他。”

嗯,案卷汇总陆诗邈看过了。

这个刘某是外地人,一直勤工俭学,案发后摸排曾去过奶茶店暗访,发现刘某已经从奶茶店辞职了。

“他也感染了吗?”孙沁默默问了一句。

陆诗邈摇头,“他并没有感染。”

没有感染才会让人觉得疑惑,这个刘某为何会加入vx聊天群,为什么要约浦叶去宾馆。甚至摸排组的人说,这个刘某性取向为异性恋,并不是同性恋。

他约浦叶的目的另有其他,是他们调查的方向。

“他有个女朋友,挺漂亮的,他在奶茶店打工我经常看到他们在一起。”孙沁努力回想。

这些信息陆诗邈都知道。

“你学长和这个人有过接触没有。”陆诗邈硬问。

“不知道。”孙沁不想听到关于学长的话,把头撇到一边。

谈了接近四十分钟,陆诗邈甲流也怕传染孙沁,给对方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她如果能有取证信息可以跟她说。

回了刑技部,陆诗邈又翻鉴定报告。

尸检报告除了致死伤外,没有检查出毒化物,受害人不吸.毒。

她又翻了翻现场痕迹报告,攀谈迹象在现场脚印表现来看,出现过多次,证明两人是熟悉情况。

偏僻地方作案,没有伪装现场,不分割与被害人的关系,不收拾现场,甚至凶器当场扔井排水沟….

受害人居住地搜查,也并未发现同居人。

“我们晚上是不是得去做个侦查实验。”陆诗邈坐在办公室歪头看着909的技术同事,“我们得去趟工地,模拟一下当晚的情况。没有路灯两人是怎么看清彼此的,两刀捅下去很直接,而且割掉的时候很痛,蒲叶为何不挣扎?”

同事点头,“行,今晚去做个实验。”

做实验不能原地做,得找相同条件,陆诗邈给沈法医打了个招呼,开车带着同事和外勤一起去了案发地。

他们临近找了个快空地。

“我现在是凶手,你是蒲叶。”陆诗邈拿着刀,这刀是她下午在实验室里胶皮倒膜制作的,一比一还原,材质是软的,捅到身上不会有任何损伤。

“我比较像凶手吧,我身高比较高达。”同事挠头。

“行,那我是蒲叶。”陆诗邈站在差不多的入口,开始往里走,边走边说,“我们并肩走了,聊的很愉快。”

这组脚印是怎么表现的?

“成趟脚印,双足协调,动态清晰,说明这里他们走的非常平稳,攀谈迹象较好。”陆诗邈自言自语。

成趟脚印在犯罪现场比较难得一见,大多数罪犯会自己清理掉脚印,也会收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鞋底纹都正常,不是伪装脚码,运动习惯也正常。”陆诗邈盯着平板上的足迹分析,想象造痕客体,以及承痕客体的接触变化,演变出两人的行径速度。

同事按照陆诗邈的要求走了一遍。

不对。

又走了一边。

一个成趟足迹在周期内运动,可以极大程度展现这个人体态。毕竟人要运动起来,要靠脚和胳膊一起摆动。

脚印能落在地面时由于支撑,脚掌与地面接触,是从脚后跟前掌蹬离地面。整个过程有三个阶段。

落足。

碾足。

起足。

而身体摆动,就是脚印离开地面后,身体摆动带动肢体所作出的变化。比如脚掌悬空和脚掌里离地,以及制动。

从两人行走来看,步幅是由完全是由犯罪者掌控,蒲叶踏痕较重,后跟与后缘呈斜坡状,应该是跟在旁边,紧追不舍,

陆诗邈和同事又演练了一遍。

同事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