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桐点头, “不错,可以早”
话还没说完手机突然响了, 她歪头看向备注,是陆诗邈的来电。
助理看见madam脸上的笑容变浓,就知道这个电话他不方便在场听,拿着文件快速退离办公室。
“新号码打来试试看。”
陆诗邈躺在家里的床上,昨晚她们刚打过语音,但今天得知薛桐更换了大湾区一卡两用的号码,便来了电话。
“你是第一个打进来的。”薛桐胳膊搭在办公室桌上。
“那我可真荣幸。”陆诗邈望着天花板笑道。
薛桐说:“不仅能打通我的电话,这周末还能见到我,确实是你的荣幸。”
陆诗邈扑哧笑出声,翻了个身将手机压在耳朵旁,“为了这份荣幸,我可费劲心思。”
薛桐听见那头声音窸窣,就知道陆诗邈一定躲在枕头里,想着也不自觉笑了,“是有多费心?”
“拿出了求爷爷告奶奶的本领。”
陆诗邈黏糊的语气穿透了手机,薛桐习惯性地转动着指间的戒指。
距离两人上次见面已经过了五月零八天。
十月一国庆节,陆诗邈校外借训执勤,薛桐作为警队代表又受邀参加典礼活动,两人在会场外匆匆见了一面。
陆诗邈自从重返校园,又剪回了警校标准露耳短发,利索又干净,隔着人群陆诗邈给薛桐远远打了个手敬礼。
薛桐回想起那个画面觉得好笑。
“我们要见面喽。”陆诗邈听电话那头没声音,独自念叨。
薛桐手机紧紧贴在耳朵上,女友的声音放大了思念,瞬间拉断了五个月时长,刚想说话办公室的门却被敲响。
“madam,有文件转你喽。”助理门外喊了声。
薛桐收起笑意,抬头望向办公室外,捂着手机说道:“周末见面再说,我有事先挂了。”
薛桐两年来十三次离港计划,只打卡完成了八次,每次都是匆匆逗留。
而陆诗邈学业忙一直没空飞香港,最近大论文送了外审,校外实训也刚巧结束,她决定趁着寒假去香港陪薛桐住一周。
行程定好,学校给批了条,陆元亲自开车把陆诗邈送去了机场,还特意准备了自己珍爱的中药包让女儿带给薛桐。
薛桐在某些养生观点和陆元比较接近,两人都会给陆诗邈买乱七八糟的补品,最为突出的还是西洋参。
陆元听说好多香港人看中医要跑到内陆来,所以给薛桐多买了一些,两大盒提在陆诗邈手里像是内地代购。
陆爸非常满意,在港澳台出发大厅给陆诗邈拍了张背影,发给薛桐后留了一句言:
「送货过关。」
薛桐没来得时间回陆爸,她正在澳门参加大湾区会议,会议内容保密所以被收了手机,等到她坐上返港车时,陆诗邈早已落地。
陆诗邈没要薛桐安排人来接,她一个人打车回了赤道。
走近物业大楼,眼前的环境既熟悉又陌生。
她比第一次走进赤道还要紧张,左右观察。楼下的便利店被改成了咖啡店,单元门口的景观带也重新设计过,电梯里的镜子还是那么干净。
电梯慢慢升空,带她一下回到二十三岁。
陆诗邈站在家门前,有些懵地按下密码锁。
滴滴
门像以前读警校的时候一样开了。
这次没等陆诗邈开口说话,更新迭代过的sam已经主动调整好家里的灯光。她傻站在玄关处,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飞机上她曾想过这个画面,定好香港行程时也和薛桐聊过这个话题,她原以为自己会淡定地走进家里,坐在被薛桐更换过的沙发上等她回家。
可当陆诗邈看见六年前的中岛台,落地窗、才发现原来她三十岁的记忆力并不差,她还是能真实还原在这所房子里发生过的动作和对白。
一些过去的细枝末节在视觉和味道中发散出来,从六年